组块理论的解读及启示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年22期).docx

  • 0
  • 0
  • 约1.08千字
  • 约 4页
  • 2023-06-21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组块理论的解读及启示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年22期).docx

  1. 1、本文档共4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组块理论的解读及启示 作者:王小菊 张裕坤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年第22期 【内容摘要】组块是短时记忆信息容量的单位,是对信息进行组块化的结果,也是人类认知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文在阐述组块及组块理论基本观点基础上,从教的维度提出了组块理论对我们的相关启示。 【关键词】组块组块理论启示 学习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每一个社会个体的生活都离不开学习的过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研究动物、机器到研究人是如何学习的,对于人类学习机制的研究在不断发展中前进着。组块及组块理论的提出为问题解决机制、人类的学习问题等研究提供了可参考依据。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教的维度来探讨组块理论对我们教学的启示。 一、组块理论的内涵 (一)组块 1.组块的提出 在证明短时记忆存在后,早期众多学者采用不同方式对其容量问题进行了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似乎在7个项目左右” [1]。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乔治·A·米勒首次提出了组块这一概念,他认为“1比特(bit)信息即是对两个有同样可能的选择对象做出决断所需的信息量”[2]。输入单位的数目是限定短时记忆广度的因素,即组块是短时记忆的单位,也就是说短时记忆广度的信息组块数目是不变的,它不是以我们记住了几个字母、几个数字来衡量的,而是以多少组块来说明的,这个数目恰恰处在7±2这个范围内。 2.组块的定义 尽管目前在不同的文献中对于组块的定义尽管有较多的描述,但其核心理念是较为一致的,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组块是一种信息单位,组块化是大脑形成组块的能力和过程”[3]。组块是个名词概念是一种信息单位,组块化则是个动词概念是加工编码的过程。组块化是人类记忆活动中最重要也是最一般的认知方法,它通常通过调动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原有的知识,对短时记忆的信息加以重新组织或进行再编码,以人们熟悉的意义链形式,从而构成容量更大的记忆单元[4]。简单的说,我们平常学习中的一个汉字、词语、句子可以看作是一个组块,这里的汉字、词语、句子、段落等由于它们内部存在一定关联性,因此在我们记忆时形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每个个体在记忆他们时是对相应的整体作出反应而不是对构成这个整体的单个要素、项目作出反应的。组块及组块化,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就像图书馆中的书架上的书分区域放置,每一个固定的区域由包含着多本书,不同的区域构成了一个阅览室,不同的阅览室构成了整个图书馆,组块化则是一个整理加工的过程,相当于对相关图书进行归类整理的过程,只是我们的每个图书馆通常有容量限制的,而认知领域的组···试读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