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近代职业教育的发轫期及其启示-《职业教育研究》(2018年11期).docx

  • 0
  • 0
  • 约2.39千字
  • 约 19页
  • 2023-06-13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天津近代职业教育的发轫期及其启示-《职业教育研究》(2018年11期).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天津近代职业教育的发轫期及其启示 作者:刘金録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8年第11期 摘要:1860年代中期至1900年代末期的四十年,是天津近代职业教育的发轫时期。这个时期的历史功绩在于打破了传统封建教育一统天下的格局,完成了学校职业教育从无到有的划时代转变。同時,前人在兴办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所探索的教育理念,所建树的辉煌功业,都为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珍贵启示。 关键词:天津;近代职业教育;发轫期;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8)11-0093-04 纵观天津职业教育历史,其近代部分似应界定为19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较为适宜。而这段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史,又可大致划分为发轫期和发展期两个阶段。 之所以提出上述初步判断,一是基于综合了众多学者对于天津近代职业教育发展史的研究成果,二是基于归纳了诸多史料对天津近代职业教育史实的考证结果。当然,也包括笔者对上述材料的认知、梳理和研判。如果能够从中管窥天津近代职业教育发轫期之一斑,并且发现对于当代职业教育发展有所裨益的启示,就合乎职教史料研究的初衷了。 一、天津近代职业教育发轫的历史渊源 职业教育早已有之。上古时期,人类在狩猎、捕鱼、采摘等生产活动中就已意识到,从事生产劳动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因而自然产生了代际之间的知识传承。这种传承,通常是经由家庭成员或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实现的。而正规的学校职业教育,则是数万年以后才出现的。 近代以前的天津职业教育尚未以独立的教育门类出现,而是蕴育于普通教育之中的。例如,建于1436年(明正统元年)的天津卫学,其教学科目分为礼、射、书、数四种,而“射科”则带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征。而此后设立于1529年(明嘉靖八年)的“长芦运学”,设于1612年(明万历四十年)的“武学”等,则分属商业、军事类职业教育范畴了。 据专家考证,天津近代职业教育的发轫期,似应界定为1860年代中期至1900年代末期。那么,为什么天津近代职业教育不迟不早恰在此时发端呢?其缘由主要有两个。 一是始于1857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5月,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大沽口,清廷畏战求和,遂与侵略者签下《天津条约》。该约规定:1.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2.除天津开放为商埠外,增开牛庄、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镇江、南京、九江、汉口为通商口岸;3.外国人可在中国内地自由传教;4.外国商船、兵舰可自由进出长江各口岸;5.中国向英法两国各赔付白银400万两和200万两。《天津条约》及其之前的《南京条约》和其后的《北京条约》,使天津沦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同时也在客观上使天津成为抵御外侮、富国强兵的北方中心。 二是始于1860年代的洋务运动。早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林则徐、魏源等人在痛定思痛的基础上,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恭亲王奕诉又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的自强之策。其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把“自强运动”发展为“洋务运动”。洋务派仿照西方模式建设了一批军工企业,在客观上使近代中国的生产力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必然引发中国教育发生了由腐朽空疏的封建教育向经世致用的近代教育的变革,这也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轫提供了历史前提。 显然,西方列强的武装侵略和文化渗透,是催生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外部因素,而中国近代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才是天津近代职业教育得以发端的内在动力,而且是根本性的动因。 说到天津近代职业教育的发轫,就不能绕开洋务运动这样一个话题。近代中国,就军事斗争而言,两次鸦片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这就造成了一种认知——“落后就要挨打”。现在,当我们再次理性地梳理这段历史时,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年的惨败,其根本原因并不仅仅在于落后,更在于腐败。是清政府的政治腐败,导致了抵御外辱、抗击侵略斗争屡战屡败、割地赔款的悲惨结局。 而洋务派的富国强兵之策,可以说是难能可贵,但治标不治本。之所以说难能可贵,是因为在一定层面上触动了数千年以来封建文化的根基,特别是教育领域中的重文轻理、重学轻术、重知轻能的陈腐积习。之所以说治标不治本,是因为洋务运动说到底是封建统治阶层的一场自我救赎之举,其一系列改良之策都是以为封建制度延寿而制定的。 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低估洋务运动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这是因为:第一,这是数千年以来首次放眼向洋看世界之举(尽管是被迫的)。古老的“中央帝国”第一次看到同“蛮夷之邦”的差距,从而发愿奋起直追,这在某种意义上讲不啻为一种创举。第二,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产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近代中国的产业结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为近代职业教育的发轫与发展创设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第三,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