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职业教育研究》(2017年12期).docx

  • 0
  • 0
  • 约2.35千字
  • 约 21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职业教育研究》(2017年12期).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 作者:黄琛 赵佳蓓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7年第12期 摘要: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这一目标的定位对构建该专业的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导向意义。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联合开创了“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文章主要分析该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及路径选择趋势。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专业工作室;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12-0070-05 随着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工程造价专业发展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机遇,其从业人员的素质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作为主要培养一线生产技术人员的高等职业院校,承担了较大部分的社会需求,然而当前高职人才培养出现了“学生动手能力差”“职业综合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经过多轮教改,现行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学生在校学习理论后再到企业实习半年或一年,以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职场综合能力。受制于企业规模、制度等影响,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学生的各项职业能力的培养缺乏合适的土壤,与企业需求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所以,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互融是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历程 中华民族是认识工程项目管理最早的民族之一。古代大兴土木之前需要匠师根据材料消耗量计算工作的天数和用工人数,这使得历代工匠积累了丰富的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经验,经过整理归纳逐步形成了今天工程造价控制的雏形。江西理工大学于1986年率先开办了新中国第一个工程造价专业。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6年9月,开设工程造价专业的高职院校共92所,一般学制为3年,为社会培养了众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1]。 随着人们对工程造价专业认识的不断提高,专业服务的对象从房屋扩展到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机电安装工程等方面。每一个项目从立项开始就需要引入工程成本控制的理念和方法,并且要贯穿整个项目的始终,以期达到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投资预算的目的。 (二)求职现状 建筑行业不论是业主方还是施工单位都要进行与造价控制相关的工作,因此一线工程造价人员的社会需求量大,毕业生就业机会多。高职培养的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主要流向施工单位、工程项目咨询管理机构等,从事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招投标、工程预结算的编审、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增长,目前从事工程管理专业的人员超过百万人,其中有64.42%从业人员来自于高职院校[2]。 (三)人才培养需求 首先,学生必须具备应有的知识,包括本专业需要使用的专有名词和对应的内涵,国家相关行业的基本情况以及国家在这一行业所颁布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能够分清各种类型的施工图,并熟练的读懂图示的内容;掌握相关工作的工作流程以及各种造价控制的基本方法或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此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知识并积累一定量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相关的常识。 其次,学生需要具备岗位基本技能,包括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够完成一般文本的编写以及熟悉各种专业文件的编写格式;能够熟练的使用计算机并利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完成工程量的核算,并结合建筑工程、安裝工程、水利工程等施工生产活动完成工程造价计价工作[3]。 再次,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因为工程造价专业涉及工程投资,需要处理大量的资金,因此学生必须具有自我约束的能力,避免被金钱诱惑而做出有损企业和国家利益的事情。同时为了提升自己,学生可以考取如助理造价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以及师资力量的限制,导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满足高质量的计算要求,因此,目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已迫在眉睫。 二、校企互融“专业工作室”发展现状 (一)校企互融“专业工作室”的内涵 校企互融的“专业工作室”是为顺应职教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以“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为核心,通过专业工作室把企业引入学校,真正实现传统封闭课堂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为高职人才培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确实可行的途径。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产学结合的实施路径往往是提供学生生产实习的一个机会,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团队合作、沟通协调、职业道德等作为一个社会合格公民的综合素质在学生职业规划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学校在寻找合作企业时跳不出圈子过窄的局限,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企业案例少,不利于高校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专业工作室”是一种高效的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将企业的运行管理机制搬进校园,建立以教室为主要阵地的工作室团队,以项目为载体将教学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