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性学习理念下的大学生骨干培训课程设计-《职业教育研究》(2014年12期).docx

  • 0
  • 0
  • 约2.5千字
  • 约 18页
  • 2023-06-13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资源性学习理念下的大学生骨干培训课程设计-《职业教育研究》(2014年12期).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资源性学习理念下的大学生骨干培训课程设计 作者:信欣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4年第12期 摘要:大学生骨干培养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大学生骨干培训课程存在培训群体结构失衡、培训方式传统单一、培训课程设置欠佳等问题。本文将资源性学习、动态知识观等理论与大学生骨干培训工作实践相结合,探讨了基于资源性学习理念的大学生骨干培训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资源性学习;大学生骨干;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124-04 2007年共青团中央下发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下文简称《纲要》),并于2009年根据《纲要》精神制定了《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实施细则》(下文简称《细则》),自此,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普遍展开。《纲要》中特别强调了大学生骨干培养的工作目标是“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这一目标说明了两方面问题:一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要通过运用或培养大学生骨干的各方面能力来学习理论、认知国情,将外界的知识内化为头脑中的经验;二是大学生骨干培养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骨干的思政素质、坚定理想信念。从工作目标中不难看出,大学生骨干培养涵盖能力和思想两个培养层面,即通过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来支持思想信念的不断优化,同时在思想信念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个人能力的综合发展。换句话说,大学生骨干培养知识学习是方式,能力培养是基础,思想进步是目的。 大学生骨干培训课程现状 围绕着《纲要》针对大学生骨干队伍所设定的工作目标,《细则》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骨干培养的目标、格局、原则、方式、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以及保障机制,并以附件的形式出具了《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教学和管理大纲》,详细说明了教学管理方法和课程设置情况。从自上而下的文件精神层面来看,领导层对大学生骨干培养重视程度较高、政策措施细致且影响意义深远。但是以课程教学的方式使理论知识进入学生头脑,毕竟是一个由客观至主观,由宏观至微观,且需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的工作,因此,在大学生骨干培训课程教学过程中尚存一些问题。 大学生骨干遴选群体结构失衡 按照《纲要》有关培养对象的规定,大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有学者也认为,大学生骨干的角色定位应当是高校学生群体的中坚力量,是党团组织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纽带和得力助手。由此来看,大学生骨干队伍的遴选要做到公平、全面、有代表性。但是,就目前的遴选方式来看,大学生骨干的选拔多以“任命制”为主,即某一学生群体在日常学生管理事务中表现优秀、工作得力,得到教育管理者的青睐,进而在大学生骨干培训之时推荐其加入培养队伍,这是一种典型的先使用后培养的方式。在专业知识学习之外,高校学生群体按照其所要实现的目标不同可以分为功能型、项目型和兴趣—友谊型三种类型的学生组织。不难看出,功能型学生组织在大学生骨干队伍中占有绝对比重。这一类型的学生群体理应是大学生骨干培养的主要培养对象,但是这种遴选方式直接导致了两方面问题:其一,功能型学生组织在日常工作的中表现毋庸置疑,但是对于理论成果、国情社情的敏感性和研习能力未必高于项目型学生组织和兴趣—友谊型学生组织,而在大学生骨干培养过程中,需要不同群体的学生互相交流、教学相长;其二,大学生骨干作为高校学生群体的榜样力量,客观上需要吸纳各个群体中的优秀分子以实现全面的示范效应,如仅关注学生干部的培养而无法做到统筹兼顾,那只是相当于为教育管理者开设了学生干部培训班,大学生骨干培养的整体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 大学生骨干培训方式传统单一 当前的研究对大学生骨干培训方式多有诟病,归结起来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训方式不够系统。目前,高校对大学生骨干的培养系统性欠佳,其主要表现就是较大程度上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大学生骨干培训班虽然有专门文件加以规定且各高校普遍重视,但受限于培训时间和培训资源,加之大学四年类似培训并不会对同一群体持续开展,使得大学生骨干培训的效果难以长时间延续。二是培训模式较为单一。当前大学生骨干培训基本是以“讲座”的形式开展。较之以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进一步扩充了培养内容,但是集中授课、讲座报告、理论研讨等方式所占比重仍然较大且并无改进,这种千篇一律的培养模式无法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三是受培训者的学习自主性难以发挥。除培训时间较短、培训方式单一上述两大制约因素外,培训内容可选范围有限、校方资源整合工作不到位等因素也制约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学者评价大学生骨干培养内容为“几年一贯制”,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