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相映与传神写照-《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2期).docx

  • 0
  • 0
  • 约3.4千字
  • 约 31页
  • 2023-06-13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天人相映与传神写照-《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2期).docx

  1. 1、本文档共31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天人相映与传神写照 作者:李一鸣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2期 摘要: 以自然喻人的人物品藻是《世说新语》中重要的人物品评方式。通过自然物和人的相互比拟,可以看出此时对自然物的欣赏范围扩大化,同时也说明了对人之美的评定不再囿于道德、阶级等因素,而囊括了容貌、气度、风姿等形体性和精神性的因素。对人之美和物之美的欣赏是不可分割的,在《世说新语》中通过画面性的文字表达了两者共同的审美特质。同时这种人物品藻显示出了一定的审美倾向,它特别赞赏的是和自然更为亲和,具有隐逸风度的士人。此种清高、淡泊的精神气度也演化成为后世文人多所追求的人生理想。 关键词: 《世说新语》;人物品藻;自然比附;审美趣味 中图分类号: I06;I242.1;I01文献标识码: A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0.02.005 人物品藻是盛行于汉末魏晋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是指对人物的德行才能、风神气度、人格特质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判断,从而断定其优劣好坏的品评方式。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在《世说新语》中得到了集中的反映,成为认识当时士族阶层的社会风尚、审美倾向、人生理想的重要研究资料,具有极高的哲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纵观《世说新语》中的有关人物品藻的条例,可以见出两个不同于前代的人物品评的突出特点。首先,是评论角度的转移。古时受儒家所倡导的道德至上的理想人格模式的影响,以及统治者的支持,汉代以前的人物评论多以德行、伦理为主要标准,汉代实行“察举”、“征辟”两种制度选拔人才,要求被选拔者有一定的才能和名望,能够得到社会上普遍的推崇和肯定,人物品藻和具体的社会政治需求相结合,大大促进了人物品藻的发展。汉末时,流行于士人间的原本注重政治评论的清议由于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的混乱,逐渐演变到脱离具体的政治事务转向谈玄论理的清谈。人物品藻与这一社会风气相结合,发展到魏晋时,评论重心从重德、重才转向了对人的品质人格和风神气度的品评。其次,在整个六朝时期的人物品藻中,出现了一个突出显著的新现象,那就是把对人物的品题与对自然物的欣赏相结合。此时期,人们深入自然之中,对自然美的欣赏成为士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将自然物应用到当时盛行的人物品藻中来并形成一定的审美倾向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现象。 一、以自然喻人,人与自然交相辉映的美感特质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1]刘勰在《文心雕龙》开篇就将天和人联系了起来,人文和天地山川一样都具有“自然之道”,作为当时最重要的文论思想,这种天人相通的观念影响也影响到人物品藻中来。在《世说新语》中,将自然物和人相互比喻,以此评论人物,这是先秦儒家“比德”式自然观的继承,同时在类比的角度、内容、方式和重心上又有很大的突破式的演变,这也就使得《世说新语》中所表现的自然喻人的人物品藻方式成为一个全新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现象。 人物品藻的重心在人,是对人的个性气质的表述,以自然物相喻,也是为了展现人的人格特质和整体风貌。从人的层面来看,当时的人物品藻中,以自然物来比喻衬托的包括了人的外观、形貌、才能、德行、个性、气质、神情、人格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几乎囊括了由表及里、由现象外观到本质特征的整个全幅的人的形象。首先,有以自然物比喻人的容貌形象,“裴令公目:‘王安丰眼烂烂如岩下电。’”[2]716裴楷观察王戎的形象,说他的眼睛明亮闪烁,像山岩间的闪电一样。王戎为竹林七贤之一,在形體上不及其他名士风姿高朗,较为矮小。但裴楷却看出其目光锐利,不失名士形象,并将他眼睛的优势突出出来,形象的比喻为闪电,而且是映照在山间岩石上的闪电。这一比喻不仅表现了王戎眼神明亮,而且传达出其目光中所显示出的坚毅、硬朗的神情,短短几个字就勾勒出一个鲜活生动的名士形象。评论王戎的裴楷自身就是一位容貌俊朗的名士,被当时人们公认为“玉人”,并且说看到他就像在玉山上行走,光彩照人,“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2]738。以玉来比喻人的容貌,这不同于儒家的以玉比德,是纯粹从玉这一自然物美丽晶莹洁白的视觉形象入手来和人的容貌的秀美清丽相类比,不涉及内在德行。其次,也有以自然物比喻人的才识,“王太尉云:‘郭子玄语议如悬河写水,注而不竭。’”[2]519郭象作为玄学的代表人物,好《老》《庄》,善于清谈,是当时清谈席上的常客,王衍评论他的言谈议论如同倾泻而下的瀑布一样源源不绝、不可阻挡,以声势浩大的瀑布来比喻人的言论,说明了郭象清谈时论理丰富、逻辑分明,且辞音激昂、气势逼人的声色。除了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