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反贫困历程及基本经验-《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2期).docx

  • 0
  • 0
  • 约4.79千字
  • 约 72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反贫困历程及基本经验-《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2期).docx

  1. 1、本文档共72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反贫困历程及基本经验 作者:樊友凯 钱坤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2期 摘要: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反贫困历程,可以发现,关于致贫原因的认识、反贫困的政策以及反贫困的动力抉择都在不断演化,对致贫原因的认识经历了由制度致贫到体制束缚致贫、再到落后生产生活条件致贫、最后到多维因素致贫的变迁;反贫困主要政策方式由救济式扶贫转向体制变革带动扶贫、再到开发式扶贫、最后到精准扶贫;反贫困动力从制度革命调整生产关系切换为体制变革激发市场活力、再到扶贫开发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最后到精准帮扶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反贫困工作成效卓著,总结其基本经验,主要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适时调整减贫政策;坚持以发展促脱贫,最大化市场减贫效应;构建综合扶贫体系,合力进行多维帮扶;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等。 关键词: 贫困;反贫困动力;反贫困政策;反贫困经验 中图分类号: F320文献标识码: A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0.02.012 摆脱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截至2015年,全球极端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02亿人下降到7.02亿人,占全球人口的比例从12.8%下降到9.6%,全球极端贫困人口首次下降到10%以下,然而,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剩余贫困的深度不断增加,反贫困仍是当今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终结贫困依然是联合国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首要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反贫困工作,到今年中国即将实现全面脱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全球反贫困的贡献率超过70%[1]4。在即将全面脱贫之际,回顾与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反贫困历程,总结和提炼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贫困经验,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系统回顾中国反贫困历程,为了解我国反贫困工作提供整全性认识,全面展示反贫困的中国样本;另一方面,通过总结提炼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反贫困经验,为建立和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和全球减贫工作的深化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贫困认识的变迁 对于贫困及致贫原因的认识,是消除贫困工作的起点,也是制定反貧困政策的基本依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贫困及致贫原因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一)贫困源于剥削制度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依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去思考近代中国为什么积贫积弱的问题,并认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陷入贫困落后的处境根源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根源于阶级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时就指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在共产党人看来,只有推翻“三座大山”、推翻封建剥削制度、消灭剥削阶级,中国人民才能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实现真正的幸福。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生产力水平低下,全国大量的贫困人口难以实现温饱而处于饥饿状态,面对一穷二白的国情和巨大的反贫困任务,我们党认为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制度上根治国家的贫困落后面貌。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就认为,对全国大多数农民来说“除了社会主义,再无别的出路”“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2]429。概言之,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看来,新中国想要实现发展、中国人民想要彻底摆脱贫困,就必须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 (二)贫困源于体制束缚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虽然高强度地调动了大量社会资源为国家工业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这种体制下的经营管理、劳动分配过于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倾向严重,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对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阻碍,以至于人民温饱问题在“三大改造”完成后的30年里没能获得根本解决。直到1978年,全国农村仍有2.5亿的贫困人口,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33.1%,农村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34元,大量农民的“吃、穿、住”等基本生活需要存在困难[3]3|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前期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反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了更深的认识——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消除贫困。邓小平指出:“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是要摆脱贫穷。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