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实业教育思想述评-《职业教育研究》(2018年2期).docx

  • 0
  • 0
  • 约3.34千字
  • 约 35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张謇实业教育思想述评-《职业教育研究》(2018年2期).docx

  1. 1、本文档共35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张謇实业教育思想述评 作者:王小磊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8年第02期 摘要: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与教育家,其一生以救国为目的从事实业与教育活动。受时代、个人、实践等多方面因素,促使其形成了內容丰富、体系完整、独具特色的实业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对南通的近代化及后来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对当今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张謇;实业教育思想;原因;内容;影响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8)02-0091-06 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状元实业家”。其一生以救国为目的创办实业,同时举办教育。在其实业与教育实践中,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实业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对当时及后来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张謇实业教育思想的形成 张謇是近代著名的“状元实业家”,其创办实业肇因于甲午战败,“激发起张謇忧国忧民的民族情感,坚定了他‘救亡图存’的信念。‘吾通因世界之趋势,知文化必先教育,教育必先实业。’张謇兴办实业的决心已定。[1]”在兴办实业的过程中,他认识到教育的重要,进而开始了教育事业的创办,其一生创建了三百多所各式各样的学校,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从纵向上看,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从横向上讲,有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社会教育等。[2]”为了培养实业人才,张謇“创办了几十所不同门类、不同层次的职业技术学校,培养了一大批职业技术型人才”[3],并进而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实业教育思想。 张謇的实业教育可以约略地等同于职业教育,“是一种直接为经济部门和社会各行业培养专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的教育形式”[4]“实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前身,1917年以后实业教育改成职业教育”[5]。其关于实业教育的思想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 (一)科举经历 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我国传统教育也是以应科举考试为根本目的。张謇4岁开始接受传统教育,16岁初入科场,初试顺利,其间深受冒籍风波与官吏勒索之害,导致家道中落,后又经过二十多年的科场蹉跎,才最终考中状元。这段经历使张謇对科举制度中的种种弊端得以认识,“始读书时,孜孜于场屋生涯者二十余年。世风渐变,自觉其非,然不能不于此中求脱颖,但不为所囿耳。[6]”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作文形式,其目的是为了选拔合格的封建王朝的官吏。所以,当时的传统教育也是以培养官吏为目标,以祖述儒家经典为内容,这样的教育无疑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并且使人们埋首于故纸堆中,与实际脱离,于国计民生无益,在晚清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形下更甚。张謇通过自身二十多年的亲身经历,对此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科举时代试士之法,始犹听人各占一经,或数经,行之既久,士不能有必得之术,乃骛多以自炫,试士者亦炫其多以张所得之才。于是父兄之教子弟,自其成童至于弱冠,必责以尽读全经。而经乃徒供弋取科举之资,全无当于生人之用。……日诵千言,终身不尽,人人骛此,谁与谋生?[7]”所以,他提出“废科举,兴学堂”的主张,倡导以培养劳动者为目标的教育,主张教育与实际相联系,逐步形成其实业教育思想。 (二)儒家文化的影响与民族危机的刺激 张謇自幼接受正统的传统教育,传统教育又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所以他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熏陶。儒家文化是一种入世之学,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济世安民,要求人们以天下为己任,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历史上无数忧国忧民的志士,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都是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典型代表。作为熟习儒家经典的状元张謇,当然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心系国家的命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张謇所处的时代,正是饱受侵略的清末民初。鸦片战争之后,从魏源到洋务派再到郑观应、马建忠等早期维新派,无数的仁人志士不断地寻找救国救民的富强之路。特别是甲午战争的失败,堂堂大清居然被蕞尔小国日本所败,割地赔款,导致列强环伺、内忧外患,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在华投资设厂,并取得种种特殊权益,当时的中国面临着深刻的危机,这更是激起了无数爱国志士的愤慨,迫使他们积极地寻找挽救国家危亡的道路,“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国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8]”面对着深刻的危机,深受圣贤教导的张謇当然不会置身事外,他必定会以天下为己任,积极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便是主张“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 他认为教育对于国家的强盛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国富民强的根本。“窃维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计民生为强国之根本。要其根本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