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互动式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新探-《职业教育研究》(2015年1期).docx

  • 0
  • 0
  • 约2.5千字
  • 约 21页
  • 2023-06-13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中职教育互动式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新探-《职业教育研究》(2015年1期).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中职教育互动式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新探 作者:王凡录 李刚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5年第01期 摘要:以涉煤企业为主体,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合作,创建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三方三层”办学管理模式,“366”、“2+1”、 “4·2”人才培养模式,“4·3”互动教学模式;强化管理内涵建设,优化管理运行机制;以企业(社会)评价为依据,以政府监控为指导,以学校自我调控为核心,逐步形成学校、企业、政府及社会参与的多元化互动式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互动式质量管理体系;主体间性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1-0038-04 一、互动式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价值目标 正确的质量认识,直接关系到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自身的健康发展。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满足学生个人需求的程度,即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师资配备等要满足受教育者的求学和就业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二是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程度,即中职教育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要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中职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满足了学生个人和经济社会的双重需求,即是体现了中职教育教学的质量内涵。而要同时满足这两个层面的需求,必须从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过程以及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具体特征着手,注重常态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我校互动式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总体目标是:以涉煤企业为主体,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合作,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强化管理内涵建设,优化管理运行机制;以企业(社会)评价为依据,以政府监控为指导,以学校自我调控为核心,逐步形成学校、企业、政府及社会参与的多元化互动式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互动式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认为,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主体间性即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本质所在;现代教育过程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过程,师生间的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是现代教育过程的关键所在。基于上述论点,不难引申出一个现代管理学的基本结论,这就是:现代管理是主体间性管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交互共在关系是现代管理的本质所在,而其双向或多向交互活动(互动)则是现代管理过程的关键所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构成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意义建构的协作者和帮助者。 职业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职业教育是给予受教育者从事某种生产或服务所需知识、技能和品德的教育,而中职教育则是培养与国家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或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现代职业教育具备职业针对性、管理多元性、实践互动性、技能操作性等本质特征,而现代中职教育则侧重于师生间的实践互动并突出学生的技能操作(训练)过程。 三、互动式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内容 (一)学校层面:“三方三层”办学管理模式 1.校企联办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参照现代职业教育“双元制”办学模式,结合本地实际状况,建立健全我校的“三方三层”办学管理模式,“三方”是指学校、企业、政府主管部门三个办学方面,“三层”是指学校、教研教务室、专业教研组三个纵向管理层次。建设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形成学校(决策层)、教务教研室(管理层)、专业教研组(执行层)的,或教研(指导)、教管(施行)、督导(监督)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质量动态监控机制,及时反馈信息,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强化教学督导机制,规范各教育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实现对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性管理。 2.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包括评价标准体系与评价程序体系。评价标准体系由职业标准体系、专业标准体系、课程标准体系、校企标准衔接整合、静态(理论)标准与动态(操作实践)标准组合、程序(过程)标准与目的(结果)标准转化等组成;评价程序体系分为前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等。 3.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包括监控体系、评价监控协调、制度保证系统与人力资源保障系统。监控体系分为程序监控、目的监控;制度保证系统包括组织制度系统、行为制度系统;人力资源保障系统即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包括专职队伍与兼职队伍的配置与协调,教研队伍、教管队伍、督导队伍的分工与协作等。 4.教育教学管理支持服务系统 构建集教学、教研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