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融合背景下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构想与探索实践-《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5期).docx

  • 0
  • 0
  • 约3.27千字
  • 约 37页
  • 2023-06-13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农旅融合背景下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构想与探索实践-《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5期).docx

  1. 1、本文档共37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农旅融合背景下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构想与探索实践 作者:刘亮亮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05期 摘要:随着人们多样化旅游需求的增长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日益紧密,并逐渐形成新型边缘产业——观光农业。国家农业公园正是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休闲结合的高端形态。分析了国家农业公园的内涵与特性,对比了与其他农业产业园类型的差异,并从综合管理、资源开发、产业运营、保障措施等4个方面指出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路径。案例研究以农业资源多样性的河北省沙河市为例,论述其打造国家农业公园的可行性与实施方案。 关键词:观光农业;国家农业公园;农旅融合;沙河市 中图分类号: F323.4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05-0320-04 观光农业是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新兴业态,是依托农业生产场所,满足游客观光、体验、文化等多样化旅游需求的边缘交叉产业。至今观光农业在我国已有30余年的发展历程,由于其和自然环境、农村、乡土文明具有天然的联接属性,因此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旅游扶贫等都具有特殊意义。从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问题,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到农业部、发改委、旅游局等多部门都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在我国已呈现总量持续增加、类型与功能日益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国家农业公园作为观光农业的高端形态,在更广阔的地域空间内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生产、乡村田园生活、乡村生态景观与休闲旅游活动的融合,也被认为是当前农休游结合的理想模式[1-2]。 1国家农业公园的内涵与特性 1.1国家农业公园的内涵分析 农业部于2008年制定发布了《中国农业公园创建指标体系》,采取逐级申报审核的方式,最终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进行资格认定。该指标体系共有11项一级评价指标、51项二级评价指标[3]。基于对评价指标的分析,中国农业公园是在一个完善有效的管理机构下,由优质的农业环境和资源(指自然与人文2个方面)、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居民的幸福生活、完善的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4个部分构成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1.2国家农业公园的特性 1.2.1系统性作为一个新型的旅游业态,国家农业公园呈现出鲜明的系统性。这个系统由自然生态系统、社区生活系统、产业经济系統、旅游服务系统4个相互包含、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社区居民、旅游经营者、旅游者三方以不同形式作用于农业生态系统之上。 1.2.2全景式站在管理学角度,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全景式管理是实现整体的协同发展,而不是聚焦在某一方面的优化。国家农业公园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机构以辐射更大范围的农业区域,进而确保各利益主体间的有效沟通与良性循环。参照国际上“国家公园”的管理方式,建立“政府+组织管理机构”的直线型管理模式,可使全景式管理更加可行。 1.2.3开放型国家农业公园不是个体分散经营的农家乐,不是公益性的城市公园,也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封闭景区,而是一个生态型、可持续、开放式的有机系统。系统内部已经实现环境、产业、社区之间的良性循环,同时与外部系统之间形成了物质、技术、人力、资金等多方面的流动和转换。 1.2.4本土化本土化可理解为事物转换成符合本地特定要求的过程,即产品和服务的应用要适应地方需求。国家农业公园是基于不可迁移的地方农业资源禀赋而建立的乡村旅游综合体,这也是乡村遗产价值最大的体现。所涉及的规划、设计、建设、运作等方面的新要素都要体现对本地自然规律和本土文化的尊重。 2不同农业产业园的比较分析 依托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观光休闲农业的形式和类型有很多,基于对国家农业公园的内涵与特性分析,可进行差异性比较(表1)。由表1可以看出,很多农业产业类型都有旅游服务的功能,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国家农业公园能够在生产、生态、生活、旅游等功能上不偏不倚、相互交叉,并非刻意而为,而是源于国家农业公园是由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活系统、社会文化系统、休闲服务系统相互融合形成的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系统,客观上需要更大地理空间,确保全生命链系统的有机循环。 3国家农业公园建设的动力模型 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是基于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三农问题的解决、旅游扶贫、休闲旅游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图1)。农业自身的变革需求与外在需求的推动都促使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成为必要。国家农业公园的综合发 展模式事关政府、管理者、社区、游客等多方利益主体,涉及产品生产、加工、设计、物流、旅游、文化、休闲、管理、营销等多重领域,其特有的生态化的郊野田园、园林化的乡村景观、丰富多样元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必然给传统农业带来革新,给旅游增加全新体验形式。 4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路径 根据对国家农业公园的评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