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人类学视域中文化表征的再建构-《广西民族研究》(2022年1期).docx

  • 0
  • 0
  • 约5.2千字
  • 约 71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遗产人类学视域中文化表征的再建构-《广西民族研究》(2022年1期).docx

  1. 1、本文档共71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遗产人类学视域中文化表征的再建构 作者:潘宝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2022年第01期 【摘 要】遗产成为文化表征的方式,源于现代性社会将文化理解与解释为满足人非物质性需求的对象。遗产在表达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将不同的文化形态表征为现代性的文化。因为遗产概念的影响,遗产与非遗产之间存在着文化表征的差异,这种差异又反过来促使遗产成为文化表征的一种模式,并将非遗产他者化为人类文化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借助于遗产的概念,他者的文化被型塑为新的文化形态以便适应现代性社会发展,而作为文化表征方式的遗产,则成了不同文化形态彰显自我差异性的工具。遗产人类学视域中文化表征的再建构,不仅意味着某一种文化形态可以被表征为遗产,更意味着此种文化形态在现代性社会中可以被再建构为新的文化形态。 【关键词】文化表征;再建构;他者;遗产人类学 【作 者】潘宝,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人类学博士。云南大理,671003。 【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2)01-0139-0008 一、作为文化表征方式的遗产 现存之物以何种方式被人类社会理解与解释,是物以何种方式呈现于人类社会中的前提条件。不同的物在不同的社会中被赋予不同的意义,物则以文化的话语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认知与交往。文化表征指的是文化再次呈现于人类社会中的方式,这种方式赋予物新的意涵以便物能够被现时的社会再理解与再解释。这就说明,文化表征所对应的物,可能脱离于原有的文化生境,也可能被重新再造为符合现代性社会发展的新的物。无论此物是否是此地的物,也无论此物是否是此时的物,在文化表征的作用之下,不同地域、不同历史的物都可以被赋予新的意涵。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现时被称为遗产的物,也就意味着这种物获得了存在于现时社会中的一种表征方式,这种方式使得不同的物通过遗产的话语对其理解与解释成了可能。问题在于,现时的社会并没有赋予所有的物通过遗产话语表征自己的权力,只是部分的物获得了通过遗产话语理解与解释自身的权力。这也再次说明,从物到遗产,是文化作用于物的一种机制,而非物固有的一种属性。 这一机制的社会实践指向现时社会中存在的文化职能机构,无论是在国际层面上,还是在民族-国家(nation-state)层面上,这些机构可以赋予某物称之为遗产的权力。这也说明,文化表征并非是物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是人赋予了物继续存在于现时社会中的权力。否则,若物没有继续存在于现时社会中的合理性,即使被认定为了遗产,这样的物亦有可能偏离了人类社会对其保护与传承的初衷。莎拉·哈丁(Sarah Harding)曾指出:“普遍尊重某种文化遗产形态的责任感源于文化遗产在文化和美学体验中的嵌入性(embeddedness),这亦是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我们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可能还有其他合乎道德的解释,包括对后代的责任以及对他人的责任。虽然这些责任常常被视为保护文化遗产的理由,但若没有涉及文化遗产的现时意义,其最终是令人费解的”[1]。这就说明,与现时社会以及日常生活存在距离的遗产,即使拥有文化遗产的称谓,也无法真正被生活于现时社会中的人所认同。但也正是由于物被认定为了遗产,人类社会才能够在遗产话语中表征不同的文化,凸显物被保护与传承的普遍性与可能性。遗产在人类社会的整体层面上所表达的是文化的多样性,而非一味强调某一区域、某一群体文化形态的特殊性。而将不同的文化以遗产的逻辑来对其进行理解与解释则是文化表征的一种方式,即遗产成了现时社会对物的一种文化表征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不同地域与群体的文化都可以在普遍性的遗产话语中获得同一的文化身份与地位。借助于遗产,不同地域与群体的文化能够更易被外部社会理解与认同,从而也获得了融入现代性社会发展的机遇,而不至于一味地处于无法保护与传承的境地。这也表明,对物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强调并非是遗产的最终目的,而是在于物究竟能否以遗产这样的文化表征方式,继续存在于现代性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遗产之所以可以成为文化表征的方式,是因为现代性社会建构出遗产话语以便再次呈现文化这一作用的机制。这种机制首先通过文化职能机构而将人类社会的某些历史进程中的创造物认定为遗产;其次再以遗产话语修饰这种物并将对此物在文化层面上的理解与解释置于遗产场域中;最后通过遗产话语凸显此物与其他未被认定为遗产之物的区隔,从而以遗产的方式再次将原有的文化形态呈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中。这种机制的作用不仅仅使原有的文化形态获得了遗产的称谓,更在于原有的文化形态因为遗产而被表征于现代性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获得了适应现代性社会发展的条件。因此,虽然遗产是被某一文化职能机构认定的,遗产这一文化作用机制或许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遗产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文化表征的方式,更改变了那些未被认定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