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产业技术结构调整及对我国的借鉴-《现代企业》(2017年8期).docx

  • 0
  • 0
  • 约1.65千字
  • 约 8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国外产业技术结构调整及对我国的借鉴-《现代企业》(2017年8期).docx

  1. 1、本文档共8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国外产业技术结构调整及对我国的借鉴 作者:罗吉 来源:《现代企业》2017年第08期 一、日本产业技术结构调整 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的日本是战败国,承受了巨大战争带来的创伤,经济一度崩溃。但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悄然复苏,连续19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使得日本一跃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的前列。当然支撑如此高速经济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制度方面的又有国际环境、政治局势、地理区位等原因。但其中最为显著的原因之一就是日本技术的突飞猛进,导致产业技术结构的迅速变动,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日本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量引进国外技术的时期。20世纪60年代,日本支付的技术引进花费几乎十倍于其所获得的技术转让收入,前者达2148亿美元,后者仅有218亿美元,其支付费绝对数额之大,超过欧美任何一个国家。 同期在产业技术结构变动方面的变化表现在设备技术更新加快。这一时期,高速经济增长的起点被认为是设备工业的巨额投资,1961年到1970年日本对设备工业投资平均增长率为15.2%,而同期的美国为3.9%、英国为4.7%、西德为5.7%。但在巨额设备工业投资的背后,却隐含着一个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就是巨额设备投资导致了产业技术结构的高度化。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这个时期是日本尖端技术产业的跃进时期。7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内部出现了一系列的结构性变化。产业技术结构方面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节能技术的发展,第二是尖端技术的跃进。能源危机促成日本对节能技术的开发,重点在对石油和普通能源节约消耗的技术。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日本出現高新技术产业选择上的失误,使日本出现产业结构升级上的空白点。80年代中期,日本基本上已经在经济上赶上甚至超过了欧美国家,经济发展成熟稳定,发展模式也逐渐由“追赶型”转向“协调型”。但长期以来贯彻重技术引进与开发,而轻基础研究,并且始终沉浸在追赶战略成功和工业经济时代的优越感中,对今后的经济发展模式没有一个清晰的分析和明确的目标,因而导致结构调整上的严重滞后,不能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要求,导致与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失之交臂。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为了迎接21世纪日本所面临的挑战,完成高科技大国的战略目标,日本政府有了重大的政策转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高新技术发展、产业技术结构调整和技术成果商业化等方面,实施三大转变:一是科技立国转向科技创新立国;二是以劳动密集型技术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向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以中低技术密集为主产业结构转向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 2004年日本政府提出“新兴产业创造战略”,并把燃料电池、信息家电与健康相关的机器服务等定为今后重点支持发展的领域后,日本已在上述领域初见成效,环境能源产业、健康护理产业、ICT产业等新兴产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二、印度产业技术结构调整 印度与我国都是发展中的大国,印度又是我国的近邻,不管是人口数量、国土面积等多方面与我国都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近几十年时间里,传统上社会发展程度与综合实力远不及我国的印度,却在信息技术、软件产业等诸多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与成就,这不但推动了印度的经济增长,而且大大提升印度在世界经济中的身价和地位。在此,就印度的产业技术结构调整方面作一初步探讨,或许能对我国的产业技术结构调整有所启发。 印度自独立之后,对产业技术结构的调整首先是从农业起步的。由于被英国殖民统治了较长时期,印度的农业发展遭到了严重的阻碍,农业农村凋敝景象比比皆是,并造成持续不断的食品危机,饥荒使得成千上万人丧生;西方殖民者同时还把印度作为其工业原料的产地与工业品的倾销地。国家独立以后,在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桎梏以后,掀起了粮食增产运动,土地改革,但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其效果不明显。···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