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药对发散风热.ppt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疏风清热药对;桑叶-菊花 ; 桑叶 菊花 ;桑叶:质轻气寒,轻清发散,能升能降,为疏散风热、宣肺泄热、润肺止咳之要药;;桑叶:; ①风热感冒,风温初起身热不甚,有汗,表不解,咳嗽,口微渴。 ②肝阳上扰,或风热为患,所引起的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等症。; 菊花不仅让人悦目,采摘下的菊花可制成保健茶。每年十月底,菊花茂盛之时;; 桑叶 10-15克,菊花10-15克。 ;菊花—薄荷; 菊花 薄荷;菊花:甘苦微寒,有较好的疏风清热作用;菊花:; ①用于感冒风热所致的发热恶寒、头痛头昏、咽喉肿痛等证,常与桑叶、桔梗、连翘、杏仁、芦根、甘草等合用。;又菊花、薄荷均入肝经,菊花清肝之中有养肝之力,薄荷清肝之中有舒肝之能,二药合用,尚具清肝、降火、明目之功。;菊花:; ②用于目赤肿痛、视物模糊,可酌情选用,但以选用白菊花为佳。; 菊花10-20克,薄荷5-10克。;栀子-淡豆豉 ; 栀子 淡豆豉;栀子:善泻心胸之邪热,使其由小便而出,又善解三焦之郁火而清热除烦。;栀子:清 ; 1.感冒、流行性感冒诸证。;栀子:清 ; 2.热性病后期.余热未清,以致胸中烦闷,烦躁不宁,失眠。; 栀子5-10克 ,淡豆豉10-15克。;; 柴胡 葛根;柴胡:轻消升散,能透表泄热;柴胡:少阳经表药 达表散邪; 1.用于感冒风热,证见发热头痛,或恶寒,或不恶寒,口渴心烦等,以此药对为主,加用芍药、黄芩、知母、生地、丹皮、贝母等。方如《医学心悟》柴葛解肌汤。; ② 用于感冒风寒,郁而化热之证,证见恶寒减轻,身热益增,无汗身痛等,以此二味,益以黄芩、芍药、羌活、白芷、桔梗等。方如《伤寒六书》柴葛解肌汤。; 柴胡5-15克,葛根5-15克。;薄荷—蝉蜕; 薄荷 蝉蜕;薄荷:味辛能散,性凉而消,其力可内透筋骨、外达肌表、宣通脏腑,贯彻经络,有从里达外之能; 1.用于外感风热证,或温病初起之头痛、身??、咽喉疼痛等证。;薄荷:其功能长于疏风散热、透发瘾疹; 2.用于麻疹、痘疹等透发不畅,可配入一定的方剂中合用。;3 用治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多种皮肤疾病,常合土茯苓、地肤子、当归、赤芍、丹参等同用;也可以此二味等分为末,每以洒送下3克.方如《沈氏尊生书》蝉蜕散。; 薄荷5-10克,蝉蜕4-6克 ;升麻—葛根; 升麻 葛根;升麻: 升麻味甘辛、性微寒,能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升麻:; 1. 用于麻疹未发,或初发,或发而不透者,常配以芍药.甘草,方如《闫氏小儿方论》升麻葛根汤。《痘疹仁端录》宣毒发表汤中也以此药对为主而组成。;2.用于外感风热,或热毒初袭,证见热多寒少、热势较甚,而见津伤口渴者。 ;3、用于气虚下陷,如脱肛、胃下垂等,当与益气扶中药合用,方能奏效,否则反致辛散耗气,与病无益有损。;升麻5-10克,葛根5-15克。;蝉蜕—菊花; 蝉蜕 菊花;蝉蜕:甘寒,有明目退翳之功;蝉蜕:; 1.用治翳障遮睛、目赤肿痛,可取二味等分为散,每用6—8克,水煎后入蜜少许饮用,如《证治准绳》蝉菊散.即为痘疹入目,或病后生翳障者所设。李时珍谓之 “大人小儿皆 宜,屡验“。也有用于外伤性角膜损伤遗留的翳障的治疗。; 2.用于感冒风热或温病韧起,证见发热头痛、咽痛音哑等,可合用薄荷、连翘、胖大海、射干、牛蒡子等。;蝉蜕 ;;; 蝉蜕4-6克,菊花10-20克。;; 蝉蜕 胖大海;蝉蜕:甘寒,能入肺经,长于疏风热、利咽喉,且有一定的宣肺开音之功;蝉蜕:; 1.用治暴喑,每因风热犯肺.气闭失宣,咽喉不利、声音嘶哑者,可单取二味等分,

文档评论(0)

djawds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段**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