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孔乙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孔乙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乙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及写作本文的背景。 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了解以笑写悲的写法,分析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剧的原因,认识作品深刻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1、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2、了解以笑写悲的写法,分析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剧的原因,认识作品深刻的主题。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预习案 教学方法: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这一天,孔乙己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说说:我想要一碗温热的酒,却只得了一片凉薄得笑。他的朋友纷纷在下边留言,一个朋友说:孔乙己,你又偷了别人家的东西了吧!一个朋友说:孔乙己,你还有十九个钱没还呢!(为保护隐私,微信号隐去) 同学们,根据你预习的课文,你能猜出留言的是谁吗?(学生纷纷猜想)孔乙己到底经历了什么,要发这样的说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的文章《孔乙己》。 (设计意图:通过朋友圈这样现代的交际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本文的背景。 2.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3.了解以笑写悲的写法,分析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剧的原因,认识作品深刻的主题。 三、检测预习: 1、文学常识 2、了解科举制度 3、读准字音(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了解鲁迅和科举制度,为本课的学习做充分准备) 任务一:认识微观背景下的孔乙己 活动:1、找出文中描写孔乙己的语句。 对人物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任务二:认识中观背景下的孔乙己 活动:1、在咸亨酒店里,短衣帮们及穿长衫的与孔乙己有什么不同? 文中出现了几次笑?为什么笑? 理解“笑”的艺术效果。 “笑”中见人性。 任务三:认识宏观背景下的孔乙己 活动:1、孔乙己生活的社会与范进生活的社会有什么不同? 孔乙己和范进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展示背景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三次任务的完成,配合小组间的交流和讨论,充分认识孔乙己的个性特点和造成他的悲剧命运的原因。) 从微观背景、中观背景和宏观背景的角度分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 1、个人的原因:好吃懒做、死爱面子、麻木迂腐、热衷科举 2、民众的麻木不仁;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摧残。 3、社会的原因: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科举教育让人们歧视劳动);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蚀。 七、再次回到孔乙己的朋友圈 假如你是孔乙己朋友圈的一个人,你打算给他留什么言?想对他说什么?(学生纷纷发言,表现出来人间的温情。) (设计意图:挖掘学生心里的善意,照应开头) 学情分析 小说的意味、作者的意图往往是含而不露的,九年级的学生虽有一定的阅读小说的经验,但教师还应继续引导学生仔细辨识含蓄的意味,用心领会作者的意图,细心品味文中的细节,在反复阅读、品味中,体会小说的主题,欣赏人物形象。这一篇小说距离今天的现实较远,学生往往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要深入了解文章内涵比较困难,因此,教师要发动学生在课前搜集大量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对小说的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应有深入地了解。针对学生的实际和课文的要求,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了解作者,及写作本文的背景。2.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丰富性。3.了解以笑写悲的写法,分析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剧的原因,认识作品深刻的主题。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一方面为自己提供了教学中人物分析及评价的方向,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欣赏小说方法和途径。因此,对孔乙己性格特点的分析,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意义是教学中的重点,而由于学生对小说的背景和小说所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现实缺乏较多的了解与较深的认识,于是我把分析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定为教学难点。 《孔乙己》教学效果分析 《孔乙己》整个教学过程中,有预设环节的按部就班,也有课堂生成的自然引导,借机发挥。学生的气氛较为活跃,融入课堂,融入文本应该还有点效果,这是我由衷高兴并乐于见到的一种现象。整堂课下来,,自我感觉思路比较清晰,文本扣住和围绕的比较紧。对人物的分析和对主题的把握比较满意但还有很多的不足。 纵观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最初预设,作为教学本身就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这节课有很多地方值得推敲。   第一,在与同组教师共同备课的基础上自己创新的地方不多,沿袭的东西占主导。相比较一起做课的老师,自己这堂课学生的朗读还算是被比较到位,但课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遇到学生不能回答的时候,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功夫欠缺。   第二,教师在课堂上预设的色彩很浓重,教学环节的每一步都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达到教师预设,没有注意生成的东西。比如,学生对孔乙己和范进的比较,有许多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但有一部分游离于主题之外,教师的引导还欠缺。在这堂课上,部分学生预习效果不佳,导致课堂最初比较沉闷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