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ppt (2).ppt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文本框链接返回幻灯片20:肽和肽键 下文本框链接返回幻灯片20:肽和肽键 特点AB---链接幻灯片84:核糖核酸酶一级结构; 特点C链接幻灯片85:多肽链主链侧链; 特点DE链接返回 由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组成的三肽,功能基团为巯基---链接图81:GSH结构; 还原剂---链接图82:GSH-PX; 2.1,2.2……2.6 各有相应链接 下文本框连接图87,88,89肽单元 下文本框连接图90:a-helix 下文本框连接图91: β-pleated sheet 图链接返回34 图链接返回34 3.1---链接图93:Mb三级结构;3.2---连接图92:次级键;3.4---连接图94:domain 4.2 概念:指蛋白质分子中各个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链接图95 Return-1:链接返回幻灯片43:蛋白质四级结构; Return-2:链接返回幻灯片53:Hb结构 3 透析(dialysis): 利用透析袋 将大分子蛋白质 与小分子化合物 分开的方法。 应用:血液透析 4 层析(chromatography) 离子交换层析 亲和层析。 第九十四页,共102页。 5 分子筛 (gel filtration): 利用葡聚糖等将分子量大小不等的蛋白质分开的方法。 6 超速离心 (ultracentrifugation) 离心力〉50万g 可分离纯化蛋白质,也可测蛋白质的分子量 第九十五页,共102页。 五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对于已分离纯化的蛋白质样品,必须知道它的纯度和含量,即蛋白质的定性定量测定。这里介绍常用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 (一)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是分离纯化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蛋白质含量测定的方法很多,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而定。 第九十六页,共102页。 (1) 凯氏定氮法 这是19世纪丹麦化学家凯道尔所创造的方法,继之又出现了一系列改良的凯氏法。定氮法是根据氮元素在蛋白质分子中含量恒定(平均占16% ),因此测出样品中氮的含量后,即可求得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每克样品中含氮的克数×6.25)。将蛋白质样品用浓硫酸消化分解,使其中的氮转变为铵盐,再与浓碱反应,放出的氨被酸吸收,滴定剩余的酸,算出氮的含量。 优点:对原料无选择性,仪器简单, 方法也简单; 缺点:易将无机氮(如核酸中的氮) 都归入蛋白质中,不精确。 第九十七页,共102页。 (2).双缩脲法 在强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CuSO4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这个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biuret reaction)。 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CuSO4所生成的颜色深浅与蛋白质的浓渡成正比,而与蛋白质的分子量及氨基酸组成无关。将样品同标准蛋白质同时试验,并于540--560nm波长下测其光吸收值,通过标准曲线即可求得蛋白质的含量。 此方法简便、迅速,不受蛋白质特异性的影响,但方法的灵敏度较差,所需样品量大(0.2-1.7mg/ml)。 第九十八页,共102页。 (3).福林一酚试剂法 福林一酚试剂(Folin-phenol reagent )包括两组试剂:碱性铜试剂和磷钼酸及磷钨酸的混合试剂。碱性铜试剂与蛋白质产生双缩脲反应,这是蛋白质中肽键的反应,这种被作用的蛋白质中的酚基(酪氨酸),在碱性条件下很容易将磷钼酸和磷钨酸还原为蓝色的钼蓝和钨蓝,所生成蓝色的深浅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因此,在650nm或660nm波长下测定光吸收值,即可测定蛋白质含量。 第九十九页,共102页。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劳里(Lowry, O, H., 1951)在原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了的,常称Lowry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比双缩脲法灵敏100倍)等优点。蛋白质测定范围为25---250μg/ml。但不同蛋白质显色强度稍有不同,而且酚类物质和柠檬酸有干扰。 第一百页,共102页。 (4). 紫外吸收法 蛋白质分子中酪氨酸、色氨酸在280nm左右具有最大吸收,由于在各种蛋白质中这几卜种组基酸含量差别不大,所以280nm的吸收值与浓度具正相关,可用于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此种方法称为280nm吸收法。其方法简便,测定迅速,样品可回收,低浓度盐无干扰。但若样品蛋白质中酪氨酸含量与标准蛋白质比较差别较大,则测定有一定误差,其它具有紫外吸收的物质(如核酸类)有干扰。 第一百零一页,共102页。 280nm和260nm吸收差法也常用于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在被测样品中常含有核酸类物质。利用核酸类物质的吸收值在2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认证主体蓝**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