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统编版)】逻辑的力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高二【语文(统编版)】逻辑的力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逻辑的力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上 课题 逻辑的力量(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名: 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年 7 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了解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结合文本,辨识其违反的逻辑规律类型。 细读文本,能辨析逻辑谬误的类型。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的2、3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的3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分析语言、思维与逻辑的关系 (1)我们谈到了逻辑的相关基本知识,我们课下对于逻辑、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也进行了思考,大家有些什么心得呢? 明确:我们发现语言和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不言而喻。一个观念能够清晰明确而且忠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是因为语言正确的表达。审视我们的观念,并且理清逻辑思路,从而进行正确的表达是我们的追求。我们会发现,语言和观念的匹配度越高,我们在沟通的时候就越有效。 (2)从有效沟通的角度来看,有如下原则需要遵守: 说完整的句子。 不将主观的看法当成客观事实。 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 环节一:认识逻辑的基本规律 (1)思考“逻辑谬误”的含义。 (2)思考如何尽量避免逻辑谬误。 明确: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个是前提要真实,第二个是要能合乎逻辑地推出结论。 (3)认识逻辑基本规律:同一律、排中律、不矛盾律,通常意义上我们也把充足理由率作为一种重要的规律。 “同一律”的含义是:概念和命题必须保持一致性。从概念同一的角度来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一致。从命题同一的角度来说,命题自身的意思和真假值必须保持同一。 用公式来总结,就是A是A。“A”指在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任何一个概念或者命题。 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把不同概念当成同一个概念来使用,往往会造成“偷换概念”的谬误。 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说到:“任何真实的事物,必须在任何方面与它自身一致。”这被认为是亚里士多德对于“同一律”的总结。 阅读文段,分析其对于同一律的维护: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过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明确:这段文字就充分体现了对同一律的遵守。 不矛盾律:在相互矛盾的命题里,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如果用公式来总结的话,就是A不是非A。这里的非A就是A的否定命题。 违反不矛盾律往往会造成的“自相矛盾”的谬误。 排中律: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用公式表示就是:A或者非A。 “充足理由律”:在同一思维和论证过程中,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要有充足的理由。 它有如下要点: 1.对所要论证的观点必须给出理由。 2.给出的理由必须真实。 3.从给出的理由必须能够推出所要论证的论点。 (2)依据上述学习内容,对不矛盾律和排中律进行比较。 明确:中国著名逻辑学家金岳霖先生对于两者的差异有着非常精 辟的概括: 矛盾律最直接地体现了“逻辑之所舍”。 排中律最直接地体现了“逻辑之所取”。 环节二:分析下列文段违反了哪些逻辑规律 (1)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张三是人。因此张三是猿猴进化而来的。 明确:这个语段违反了“同一律”。 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明确:违反了不矛盾律。 唐苏味道初拜相,依违无所发明,具位而已。常谓人曰:“决事不欲明白,误则有悔,摸棱持两端可也。” 明确:违背了排中律。 (4)“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吕氏春秋》) 明确:违背了充足理由律。 环节三:讨论文本对于逻辑规律的维护 分析这段文字对哪一逻辑规律进行了维护? 《吕氏春秋?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皆称善焉。 明确:这里体现出对同一律的维护。 因为晋平公的问题是:谁能当南阳令? 祁黄羊回答:解狐可以。 但是这个时候,晋平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至善策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文件问题或需求请留言。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