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训练设备注册技术审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doc

上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训练设备注册技术审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doc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上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训练设备注册技术审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doc

—— PAGE \* MERGEFORMAT20 — — PAGE \* MERGEFORMAT21 —— 上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训练设备注册技术审查 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上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训练设备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上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训练设备的一般要求,注册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供注册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适用范围 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7年第104号)(以下简称《目录》),本指导原则适用于《目录》中分类编码为19(医用康复器械)-02(运动康复训练器械)-05(关节训练设备)中所述的针对患者肢体和/或关节进行运动康复训练的设备以及-02(康复训练床)中包含上述运动康复训练的部分,本指导原则不包括无源类器械,不包括四肢联动设备,也不包括外骨骼康复训练设备。 二、技术审查要点 (一)产品名称要求 产品的命名应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采用《目录》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上的通用名称。 可直接采用《目录》中的命名“上肢关节康复器”、“下肢康复运动训练器”;也可参考《医用康复器械命名术语指南》,根据产品训练模式、训练部位等特征确定产品名称,如:“持续被动运动康复器”、“腕关节康复器”、“肘踝关节康复器”等。 建议采用训练部位+训练模式的方式进行命名,如“上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训练设备”。 (二)产品的结构和组成 1.描述产品结构组成 1.1应描述设备所有组件及附件。 1.2应以框图的形式描述设备各组件以及附件之间的连接。 1.3组合使用设备 如设备具有需要组合使用的其他设备(如有电气或者通信连接的设备),应提供接口设计说明,以及对应的组合使用设备的详细说明。如可与第三方生物电信号检测设备、康复评估系统等组合使用。 2.产品组成示例: 如下肢康复运动训练器可由机架部分、患肢支撑部分(把手、固定带、脚踏板)、身体支撑部分(训练床和/或座椅)、动力部分(电机、传动轴)、控制部分(控制器、控制软件)、显示部分组成。 图1 下肢康复运动训练器 图2肘关节康复器 注:上述结构组成及示意图仅供参考,具体产品结构组成应根据实际产品确定。 (三)产品工作原理/作用机理 1.工作原理 上下肢主被动运动康复训练设备按训练模式可分为:被动训练、主动训练。按运动轨迹可分为:圆周运动和屈伸运动。圆周运动可包括被动训练模式和主动训练模式(适用于肌力在3 级及以上患者);而屈伸运动一般为被动训练模式。 圆周运动训练工作原理:根据预设参数输出给定信号,带动患者或患者主动训练肢体末端沿定轴作圆周运动,从而单侧或双侧上肢和/或下肢的整个肢体(包括肩、肘、腕、指、髋、膝、踝关节和相关肌群)进行综合运动训练,以增强患者关节活动度和肌力。 屈伸运动训练工作原理:根据预设参数输出给定信号,带动肢体末端(包括肩、肘、腕、指、髋、膝、踝关节)在一定活动范围内反复衩动屈伸,以增强患者关节活动度和肌力。 注册申请人应详细说明产品的工作原理,可提供产品的工作原理图,并结合原理图阐述产品的各种动作的实现方式,应明确设备的训练部位(上肢、下肢、上/下肢组合、上/下肢互换)、训练姿态(坐位、卧位)、训练模式(主动、被动)、运动轨迹(圆周、屈伸)等。 2.作用机理 基于康复医学理论,通过对患肢的反复运动训练,一方面增强患肢本体感觉,增强肢体反射,促发主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提高关节活动度;另一方面对神经系统的重组和代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辅助患肢失去的功能逐渐恢复。 (四)注册单元划分的原则和实例 注册单元划分应参照《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指导原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7年第187号),对产品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性能指标等进行综合判定。 如下肢康复运动训练器与肘关节康复器在工作原理、结构组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 而肘关节康复器与膝关节康复器虽然训练部位不同,但其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性能指标等方面基本一致,故可划分为一个册单元。 (五)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 目前与产品相关的国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