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词三首》讲义+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VIP

[初中语文+]《诗词三首》讲义+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题目解说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贫穷孤苦的处境。李白以此为题写了三首诗,这是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知人论世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北大学教授李志敏评价:“李白之诗呼吸宇宙,出乎道;杜甫之诗德参天地,源于儒,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化。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写作背景

李白二十多岁就出川漫游,由曾因人推荐供奉翰林院。但他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谗毁,仅一年多就离开了长安。这首诗是他在离开长安时所作的三首《行路难》中的第一首。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却又不乏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主旨把握

本诗通过艰难仕路的描绘,既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内心强烈的苦闷、抑郁和不平,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抱负的强大精神力量。

金樽(zūn)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xiū)直万钱。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金樽】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析句乐景衬哀情以隆重而丰盛宴会衬托作者与朋友相聚时悲愤、失望的情绪。

停杯投箸(zhù)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投箸】丢下筷子。

【箸】筷子。

【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析句“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造成一种电影的画面感,以白描手法描摹出诗人食不甘味、失魂落魄的情状,无论朋友为之践行的酒宴何等华美丰盛,都不足以排遣潮水般的悲情,反映了诗人极度抑郁苦闷和激荡起伏的心情。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欲】想要。

【渡】渡过。

【塞】堵塞。

【太行】太行山。

??析句比喻“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以路途艰难比喻仕途艰难。

??析句象征“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这两句诗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无限悲慨。

??析句夸张运用夸张手法表明作者明知仕途坎坷艰险,仍奋力前行。

??析句读来让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感到后脊发凉,前途渺茫。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

【忽复】忽然又。

??析句相传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在渭水的磻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析句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析句用典借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暗示古人能有的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了自己对重回朝廷仍抱有希望。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qí)路,今安在?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

【歧路】岔路口。

??使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恋爱中的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巾)

【今】如今。

【安】哪里。

??析句反复连用两个“行路难”,短促有力,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灼和不安,抒发了对前途艰险的深沉感慨。

??析句运用问句,又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坎坷的感慨和对前路的迷惘,表现了一种不甘自弃、想要继续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

??析句回到现实,遥望前路却“歧路”重重,一颗温热的心再度陷入了迷惘与彷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会】终将。

【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济】渡。

??炼字“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人们往往在身处逆境、苦闷时,自我安慰、自我鼓励时会用到这句诗歌。

??析句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表现了作者的乐观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信念。

??链接同样书写积极进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ftxxy5089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个从事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