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铜鼓音乐的发展现状及其策略研究.docxVIP

壮族铜鼓音乐的发展现状及其策略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壮族铜鼓音乐的发展现状及其策略研究

?

?

陈红

摘要:壮族铜鼓音乐是一种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以表庆贺或悼念之情的音乐,这一音乐沿袭至今,是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但在继承发扬的同时,铜鼓音乐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壮族铜鼓音乐的现状及其发展与传承瓶颈,探究制约其发展的原因所在,并进一步尝试探索其发展策略,希望能为壮族铜鼓音乐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壮族?铜鼓音乐?发展策略

:J607?????????:A???????????:1008-3359(2019)18-0028-02

一、广西铜鼓音乐的现状及使用场合

广西铜鼓音乐流传地域广大、使用范围较广、演奏形式多样。现存铜鼓音乐主要用于以下节日庆典或祭祀等场合。

(一)螞拐节

蚂拐节又叫蛙节,蛙婆节,是河池壮族洪水河畔的天峨、南丹、东兰一带的壮族节日,它是壮族击打铜鼓最主要的场合之一。由于此节日是通过祭祀青蛙的活动,预测吉凶,祈求蛙神保佑全村寨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所以壮族先民通过对祭祀蚂拐来求得风调雨顺。同时,壮族先民认为铜鼓是神器,敲打铜鼓是向雷神传送祈求雨水。

(二)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悠久、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家人团聚,亲友互访,阖家同享天伦之乐、共商一年大计的最好时机,壮族人称之为“年节”。同时,春节也是铜鼓使用较重要的场合之一。打铜鼓过春节是流传于河池东兰县隘洞、长乐乡一带的壮族习俗,分别在春节期间比赛打铜鼓。以往过春节打铜鼓是各村的人自行组成铜鼓队,随之把铜鼓搬到的高山顶上,第一轮是击鼓祭祖,紧接着是开展敲击铜鼓比赛。敲打铜鼓的要求是以打的响亮动听和节奏明快,还有一点重要的是耐力持久为胜,比赛往往会通宵。在比赛结束后,大家会分享从家里带来的年货,欢歌笑语响彻山谷。

二、铜鼓音乐困境产生的原因

虽然壮族铜鼓音乐的发展与传承在近些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某些问题。通过此次的调研,搜集和整理了以下几个制约发展的因素:

(一)铜鼓音乐受众面狭窄

目前,铜鼓音乐大多数出现在寻常百姓的视野中,如壮族节庆表演活动和特定场合。铜鼓音乐作为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却没有很广泛地深入基层群众生活中。

(二)铜鼓音乐传承受限

铜鼓音乐受众和传承范围不够广泛,且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逐渐降低。加之许多广西年轻人对铜鼓音乐只知其名,并不明白演奏方法,这使得铜鼓的音乐传承受限。

(三)铜鼓音乐传承人才缺乏

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广西壮族本土会打铜鼓音乐的几乎都是老年人,会打铜鼓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对打铜鼓音乐的兴趣不大,对于击鼓、赛鼓习俗习惯更是知之甚少,所以铜鼓音乐将面临失传危险。另外,铜鼓制作的技艺也面临失传的考验,铜鼓文化的传承发展万分危急。

(四)铜鼓音乐的自身缺陷

铜鼓音乐的缺点是音域窄、音阶不全。另外,铜鼓音乐没有形成系统的音乐文化去深入挖掘、开发、传承和发展。传统铜鼓音乐文化需要更好地继承下去,就必须将其打造成音乐文化品牌,让他人说起铜鼓,即会想到铜鼓艺术,想到铜鼓音乐文化品牌。

三、广西铜鼓音乐的发展策略研究

(一)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和提高经济的支持

政府应该对铜鼓音乐的发展加大力度扶持和扩大经济支持,从各方面鼓励和支持铜鼓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工作。第一,如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规定每年由教育局和各级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包含幼儿园、中小学生及大学生)观看一两场铜鼓音乐的音乐会。同时,要求各企业单位也统一组织观看,并在演出的场地摆展板、有奖相关铜鼓音乐的知识竞赛等,通过此类活动,让观众在观看一些铜鼓音乐的同时,还能够了解铜鼓音乐的发展来源和历史;在各地承办铜鼓音乐的培训机构,让大众能够有机会参与学习铜鼓音乐,这将有利于文化技艺的渗透与传承,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铜鼓音乐的受众面。总之,在铜鼓音乐发展“奄奄一息”之际,政府应该大力扶持和传播。

第二,政府应当统一整编现有的所有的铜鼓音乐,将各地散乱的铜鼓音乐艺人进行整合,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鼓励出演,使铜鼓音乐重整旗风。在政府、企业及回乡成功人士的经费支持下,鼓励铜鼓音乐乐手参加各地区的器乐比赛。一来可以通过比赛让各铜鼓音乐的成员们团结起来,在短期内将赢得比赛作为大家的共同目标;二来通过比赛能够让参赛队伍和获胜的团队得到一定的名气,更加有利于各乐手们将来的发展与传承。并且比赛本来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演出,如果有政府、企业和回乡成功人士的经费支持将比赛办的好、办的正式,就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前去观看比赛,关注度提升了,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发展之路就成功了一半。综合各方的实力共同为铜鼓音乐谋发展,这也有利于对铜鼓音乐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发展。

(二)加强与学校联盟

加大地方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系。

文档评论(0)

16223f873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文档,就是专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