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笔记类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 (含答案解析).docx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笔记类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 (含答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85 页 第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85 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笔记类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 《春在堂笔记》卷七 俞樾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B.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C.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D.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笔记,一种随笔记录的文体,笔记文包括史料笔记、考据笔记和笔记小说。 B.亲家,夫妻双方之父母互称对方为“亲家”,也泛称亲戚之家。 C.丹房,指道教炼丹的地方,后指道观;也指神仙的住所。本文指的是道观。 D.“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化用自成语“登堂入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为考据笔记,并非全是作者亲身经历考察之后的随笔记录。 B.作者认为苏轼只看到了下钟山的山形似钟,而没看到上钟山亦然。 C.在作者看来,苏轼考察石钟山,以为其得名是因风水相吞吐而为声,这也没有探察到问题的根本。 D.苏轼笑李渤考证石钟山命名的方式太粗糙,而作者认为苏轼与李渤犯了类似错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 (2)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①。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辑同驱。食顷,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霞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②,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 【注释】①白下:南京的别称。②风世;劝勉世人。 5.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主A人B仍C送D至E前F所G迎H处I代J为K治L筐M箧N束O缰P靷Q毕R握S手T问U曰 6.下

文档评论(0)

shusheng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