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专栏、专版和专刊报道的策划.ppt

2.第二章-专栏、专版和专刊报道的策划.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10年,它以评选出当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 过去10年间,《感动中国》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有徐本禹、高耀洁、田世国、丛飞、王顺友等来自民间的杰出人士,有成龙、濮存昕、刘翔、姚明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钟南山、袁隆平、桂希恩、黄伯云这样的睿智学者,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第二章 专栏、专版和专刊的策划 一、专栏的策划 第二十一届(2011年)中国新闻奖 获得一等奖的新闻名专栏 栏目名称 刊播机构 人民观察 人民日报 今日出击 中国青年报 解放分析 解放日报 周末人物 大众日报 全国新闻联播 中央电台 经视直播 湖北广电总台 今日关注 中央电视台 对话 中国宁波网 E政广场 人民网 所谓专栏,是媒体为了刊播某一类大致相同内容的稿件或节目而形成的、拥有较为固定的名称和位置的版面或时间。 (一)专栏类型 1.新闻专栏 为了某一形势宣传的需要而设立的专栏,如,国庆60周年《常熟日报》从9月初开设约一个月的:“60年奋进——看非凡成就”, 年初的“信心2009”,这类专栏开设的时间一般较短,集中宣传期一过,这种专栏基本结束; 为了将一类新闻报道归在一起、形成系列的专栏,构筑新闻传播的强势,如《焦点访谈》、《经济日报》的“特别报道”、《山西日报》的“老百姓在想什么”等,开设时间较长。 2.评论专栏 评论专栏是媒体开设的针对某一新闻事件或现象进行评论的言论性专栏,以报纸刊发的较多。这类专栏或一日一期,或一周一期。 《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文章较长),“今日谈”(一事一议的小言论);《扬子晚报》的“扬子时评”;《法制日报》的“每周法评”。 3.服务专栏 服务性专栏主要是指对受众工作、学习和生活上某些具体问题的解答和服务 《扬子晚报》的“律师在你身边”、“每日彩讯”;各电台的“行风热线”“政风热线”“阳光热线”,央视二套《为您服务》。其他的教育专栏、旅游专栏、求医专栏、彩讯专栏等。 4.个人专栏 撰稿人有一定的知名度,能引起读者关注。由于个人专栏,写作自由度相对大一些,文章较为活泼尖锐,且有自己的风格特点。 如《河北日报》的杨柳青专栏是评论家储瑞耕的个人专栏;《经济日报》的“经济观察家”专栏由阎卡林主持;《南方都市报》个论版的傅蔚冈专栏、何三畏专栏、马光远专栏 (二)专栏的定位和经营 1.定位 专栏是应社会需求产生的,如20世纪90年代焦点透视类栏目出现。 名专栏必须有特色,定位的过程就是寻找特色突出特色的过程。如《参考消息》的“外国人看中国” 2.经营 保持专栏的延续性。(给受众反复的视听刺激) 精心策划,精选选题,并追求版面和语言特色。 二、专版的策划 1.专版的特点是不定期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一个或几个整版的稿件,如某一纪念日或某一重要事件发生前后。 如高考前后高考专版、就业专版、汶川地震纪念专版、9·11十周年纪念专版等 2.专版的策划 (1)专版的时机选择: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且时机恰当 (2)专版的主题确定:有明确集中的主题。 (3)专版的内容构架:新闻,满足受众获取新闻的欲望;深度,体现专版的必要性。 现在有许多所谓专版实则是广告版 三、专刊的策划 专刊是指按周期出版、内容集中、有别于散发新闻的报纸版面,一般称之为专副刊。如,《中国青年报》“冰点” 除出版正常周期的专刊外,还不定期出版各种特刊。特刊特点:始终围绕特定的主题;打破常规的安排,辟出专门的版面;版面数量有一定的规模;强调全面、深刻、有创造力。如,《深圳商报》的香港回归十周年特刊 深圳商报“同喜特刊”的策划 200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0周年。《深圳商报》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从“同行系列述评”、“高端访谈系列”、“激情回顾”系列到系列广告特刊,从角度、构思、创意、写法等方面都有比较大的突破,策划新颖又不失大气与庄重。特别是7月1日当天的“同喜特刊”,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与其他报纸相比,在角度,深度和思想性方面,都略胜一筹。 扬长避短,出奇制胜。先设想了同城其他媒体的策划思路。大致分为几类: 一是大而全,宏大,成本高,很难突出重点; 二是小而精,从小处着眼,可读性强,但显得单薄; 三是多线条多角度整体出击,但容易主题不明确,产生零乱的效果。 最终确定策划方案:以角度求新颖,从细节看变化,避免大而全,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十年来深港之间的经济、文化、生活的深刻变化。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力求新闻策划的创新,避免那些常规的、平庸的报道。 提炼出了特刊的主题思想:“深港同城,双城同喜”。 最后确定了特刊

文档评论(0)

158****01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