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短歌行》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9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短歌行》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曹操的生平及本诗的创作背景。 2、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效果。 3、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感受曹操“忧”而奋发,慷慨旷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短歌行》中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难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商纣王自高自大,—意孤行,最终落得葬身火海;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进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唐太宗广纳贤才,开创 “贞观盛世”。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重视人才! 三国时魏武帝曹操也是非常重视人才的,他广纳贤才,建立魏国,三分天下。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诗——《短歌行》,看看他的“人才观”。 2、易中天在《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中这样评价:曹操一生,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最成功的一仗是官渡之战,后果最为严重的一次疏忽是放走刘备,失败得最惨的一次是在赤壁,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 二、知人论世 1、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曹操的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两类: ①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②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如《短歌行》。 2、建安风骨 建安诗人“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大都经历了汉末的离乱,所作诗歌主要是因事而发,悲壮慷慨,大多描写社会动乱、民间疾苦、表达报国雄心、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一独特的风格使得它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建安文学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三、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据势力,控制了朝政。他又亲率八十三万大军,直达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大战前夕,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曹操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歌辞就是上面这首《短歌行》。 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并写下了这首《短歌行》。 四、解题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题材,可配乐歌唱。“短歌行”与“长歌行”的区别:指歌词音节长短而言。 《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 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五、整体感知 1、本诗诗眼是哪个字?最符合诗歌情感基调。 2、作者究竟忧什么? 3、诗中曹操是如何抒发这种忧? 六、赏析诗歌 1、你认为本诗的情感着眼点在哪一个字? 明确:“忧”。(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拓展: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2.全诗从几个层面来写“忧”情? 明确:分为三层。 第一层:“人生几何……唯有杜康”; 第二层:“青青子衿……鼓瑟吹笙”; 第三层:“明明如月……天下归心” 3.分析第一层中的表现手法。 明确: ①设问,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②比喻,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 ③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 4.第一层中的“忧”指的是什么? 明确:人生短暂。 5. “酒”这一意象历来被文人运用,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表达了人们对美满团圆的追求和愿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这是离别的酒,前路渺茫,愁绪在胸。“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这是思乡的酒,家园迢迢,感叹唏嘘。酒似乎总是被用来表达忧愁,所以人们常说“借酒消愁”,“酒”似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