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知识点.doc

【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知识点.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复习知识点 一、选择题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其实,万条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哪一部分结构发育而来的?(  ) A.芽 B.根 C.茎 D.叶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叶芽的结构如下: 。 【详解】 由分析可知: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一个枝芽就发育成了枝条。所以说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芽发育而来的。 【点睛】 芽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要分清叶芽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及作用。 2.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相互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核、染色体、DNA的关系是: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详解】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如下图所示: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从属关系。 3.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的基因含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信息 B.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C.变异的存在使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成为可能 D.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2)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生存环境变化是自然选择的根本原因(外因),弱肉强食即生存竞争是自然选择的方式,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详解】 A.不同的基因含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信息,正确。B.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正确。C.变异的存在使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成为可能,正确。D.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而环境的改变才导致了生物的进化,错误。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家蚕的发育过程中,能吐丝的时期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家蚕属于昆虫,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图中A是蛹,B是幼虫,C是受精卵,D是成虫。 【详解】 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春蚕吐丝”主要是幼虫发育后期吐丝作茧,化为不食不动的蛹,蛹过一段时间羽化为成虫。家蚕的发育过程中,能吐丝的时期是幼虫。 【点睛】 熟知昆虫的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5.观察下图,图乙中“发育中的幼雏”是由图甲中的哪一部分发育来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中鸟卵的结构主要为:①气室,②胚盘,③卵白,④卵黄系带。 【详解】 ①气室--贮存空气,有利于胚胎进行呼吸;②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雏鸟;③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④卵黄系带--固定卵黄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 【点睛】 关键是把握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6.始祖鸟在进化上可能是处于哪两种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 A.古代鸟类和古代哺乳类 B.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C.古代鱼类和两栖类 D.古代爬行类和古代鸟类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详解】 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故D符合题意。 【点睛】 此题考查了始祖鸟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证明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 7

文档评论(0)

a123456789_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