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基础(矿物质).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八、老年人缺钙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应从改善饮食结构和服用钙品两方面加强钙的摄入量。   在摄入含钙食品时,老年人应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饮食合理适中,促进身体吸收;在服用补钙产品时需注意,老年人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较弱,单纯服用钙制剂无法从发病机制上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必须服用一定剂量的维生素,才能防止钙质流失,提高肠道吸收钙的能力,促进骨代谢和骨形成。但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单纯补钙并不能全面防治骨质疏松症,内分泌失调、维生素D活力下降、运动量减少、盐摄入量过高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 九、服用添加维生素D的钙品时,谨防积蕴中毒。 许多消费者认为,补钙只能选择与维生素D合一产品,这是一种误解,由于人体个体差异普遍存在,并不是所有的人同时既缺钙又缺维生素D,部分人长期服用维生素D反而会抑制体内自身维生素D的形成,或是引发维生素D大量摄入而积蕴中毒现象,中毒症状为高钙血症引起的肝肾功能损伤和软组织钙化,表现为食欲减退、反应迟钝、心律不齐、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烦渴多尿、便秘等。 十、一些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补钙。 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补钙不当,会因钙沉积而引发人身意外,因此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合理摄取钙或服用钙制剂来达到降血压的目的,不能盲目补钙,避免发生意外。此外,正在服用甲状腺激素、四环素、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类药物的患者,补钙时要先向医生咨询清楚,因为补钙剂与这类药物可能会相互作用,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2.磷 一、磷的生理功能 1、与Ca同时构成骨骼和牙齿,保证骨骼和牙齿的形成和正常; 2、乳汁的正常分泌所必需的; 3、对肌肉组织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作用; 4、是RNA、DNA的组成成分; 5、与其他元素Ca、P、K、Cl、Na相结合以维持体内正常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6、参与许多重要的代谢过程; 二、影响磷吸收的因素 1、食物来源:谷物中含有较多的磷,但是吸收率较低,但长期食用谷类食品,机体会形成对植酸磷的适应能力,吸收率会不同程度的提高; 2、VD的含量:P的吸收需要有VD的参与,当体内VD缺乏时,血清中无机磷的含量降低; 3、食物中Al、Fe、Mn等金属离子的含量,它们常与磷的盐结合,形成不溶盐,妨碍P的吸收; 4、适宜的Ca: P:适宜的Ca:P婴儿期为1.5:1,一岁以上为1:1并维持终身; 5、体内甲状腺素和降钙素都影响P的利用。 蛋类、瘦肉、鱼类、干酪以及动物肝脏肾的磷含量很丰富,而且易吸收,植物性食品中海带、芝麻酱、花生、坚果及粮食中含量较高。 三、食物来源 *3.镁 人体内含镁20~28g,其中3/5集中在骨骼,2/5分散在肌肉和软组织。镁在人体生理、病理及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已被引起广泛的注意。 1.生理功能 体内镁以磷酸盐、碳酸盐的形式参与构成骨牙。 是许多酶的激活剂,参与体内核酸、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 镁是心血管系统的保护因子。 镁盐有利尿和导泻作用。 2.缺乏症 镁缺乏的特征可表现为肌肉痉挛(颤抖、抽搐)、心率过快、倦怠、恶心,严重时可导致精神错乱。 3.食物来源及适宜摄入量 植物食品含镁较多,花生、芝麻、大豆、全谷、绿叶蔬菜含镁丰富; 我国居民膳食镁的适宜摄入量(AI)成人为 350mg/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成人为 700mg/d。 *4.其他常量元素 二、微量元素 *1.铁 成人体内总铁量约4-5g,分功能铁和贮备铁,功能铁约占70%,它们大部分存在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少部分存在含铁的酶和运输铁中。贮备铁约占总铁含量的25-30%,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肝、脾和骨髓中。 主要是完成氧的转运、交换和组织的呼吸过程。它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原料,在肝脏中对药物有解毒作用,促使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等等。 一、生理功能 1、食物种类:膳食中铁的吸收率平均约为10%。但各种食物间有很大的差异,动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一般高于植物性食品,如果膳食中植物性食品较大时,铁的吸收率就可能不到10%。鸡蛋的铁的吸收率低于其它动物性食品,在10%以下。 二、铁的吸收 2、食物中有些成分,如维生素C、胱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葡萄糖、果糖、柠檬酸、琥珀酸、脂肪酸、肌苷、山梨酸等能与铁螯合成小分子可溶性单体,阻止铁的沉淀,因而有利于铁的吸收。 3、肉、禽、鱼类食物中有一种叫“肉因子”的物质,能显著地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据试验摄入含硫酸亚铁的烤面包卷的同时,摄入肉类可使面包中的硫酸亚铁的吸收率提高2倍以上,但迄

文档评论(0)

安防设计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安防领域十余年,电子计算机工程师,擅长计算机及各类安防、智能方案,设计,欢迎大家多多交流。

认证主体尹**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