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件: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ppt

高中生物课件: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相关概念: 物种: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同种生物间可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的后代。不同的生物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个体不能相互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 种群: 是生活在同一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判断: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3.一个山坡上的所有植物 4.一个山坡上的所有蒲公英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一.选择是进化的动力 人工培育的新品种 人们根据自己需要 培育出新品种 挑选合乎要求的变异个体,淘汰其他 数代选择 所需变异被保存 家养生物普遍存在变异 人工选择: 长颈鹿的祖先 过度繁殖 后代个体间的差异 生存斗争 长颈、长前肢个体 (遗传积累) 适者生存 长期自然选择 现代长颈鹿 (变异) 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 影响存活与繁殖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进化,新物种产生 所需变异被保存 生物普遍存在变异 生存斗争 数代选择 自然选择: 原始 昆虫 有翅 力大 有翅 力小 无翅 大风 大浪 有翅 力大 生存 生存 √ √ × 淘汰 无翅 遗传变异 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 进化的动力_______ 自然选择: _______________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基因突变 新的等位基因 基因重组 多种多样的基因型 种群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 变异是不定向的 形成了进化的原材料 经过 自然选择 有利变异逐渐积累 选择是进化的动力 自然选择: 用农药消灭害虫,开始时,效果显著,但过一段时间后,药效明显下降,是什么原因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在农药使用前,本来就存在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农药杀死的是不具抗药性的个体,具有抗药性的个体保留了下来,并把抗药性遗传给了后代。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起了定向选择作用,抗药性变异经过遗传逐代积累,最后就形成了具有抗药性的新品种,农药对其就不起作用。 1.内容: 达尔文把这种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2.自然选择的前提(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可遗传变异: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 3.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 4.自然选择的对象: 5.自然选择的结果: 6.______是不定向的,_______是定向的, 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变异的性状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课堂反馈: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的 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2 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3 在有毒农药的诱导下,使农田害虫产生抗药性 4 自然选择从根本上选择生物的表现型 √ × × × 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基因库: 二、种群基因频率的平衡和变化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 一个种群的全部基因。 某一等位基因的数目占它可能出现的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 某种基因型个体占所有个体的比例。 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 例1:从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 那么基因型频率各是多少? 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多少? 例2: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50名,经调查,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0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多大? 活动:通过数学计算讨论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 活动中群体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①群体数量足够大, ②全部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后代, ③没有迁入与迁出, ④没有自然选择 (AA、Aa、aa三种基因型昆虫的生存能力完全相同) ⑤也没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例:在昆虫中,长翅(A)对残翅(a)是显性,若该种群中A=0.6,a=0.4,该种群中出现AA、Aa、aa概率是多少?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如果符合遗传平衡,产生的雌雄配子: A 60% A 60% a 40% a 40% 36% 24% 16% AA Aa Aa 24% aa 卵子 精子 p+q = 1 (p+q )2 =p2+2pq+q2 = 1 遗传平衡定律 AA= p2 Aa= 2pq aa=q2 上述计算结果是在满足五个假设条件的基础上计算的,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都能成立吗? ①突变 ②基因迁移 ③遗传漂变 ④非随机交配 ⑤自然选择 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 例3:某动物大群体中,AA与Aa比为1:2,理论上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 AA和Aa的比例各占多少 ? 例:已知白化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请问人群中该病致病基因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