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通信规约:系统与站级监控系统通信规约-编制说明》.pdf

《NBT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通信规约:系统与站级监控系统通信规约-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1 《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通信规约: 系统与站级监控系统通信规约》编制说明 1 任务来源及主要参加单位 本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由国家能源局下达,项目计划号:能项目名称:电 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通信规约:系统与站级监控系统通信规约。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牵头,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继集团有 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完成。 2 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正处在试点示范与前期推广阶段,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 业标准正在研究和制定中。为了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和应用,加快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 网络建设,在国家能源局的组织下,开展了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研究和标准体系建 设。运营管理系统与站级监控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没有统一标准,不同厂家的站级监控系统 通信协议各不相同,为了统一运营管理系统与站级监控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制定本标准。 3 编制原则 本标准编写过程遵循以下原则:根据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发展建设规划,结合充换电 设施示范工程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充分考虑未来技术发展和建设需求,坚持先进性和实用性 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以标准化为引领,服务电动汽车科学发展。 在标准执行过程中,除应遵循本标准外,还应遵循现行的国家标准、法律法规及政策等。 本标准格式符合GB/T 1.1-2009。 4 编制过程简况 2013年6 月,由国家电网公司牵头,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 继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等单位成立标准编制小组,开始标准编制 调研工作,并结合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实际需要,确定了标准编制的总体框架。 2013 年7 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标准编制小组召开内部工作组会议,按照标准化 工作导则的要求,确定了标准编制纲要,开始标准的编写工作。 2013年10 日,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在南京组织召开标准编制讨论会,与会专家就标准 的框架和技术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编制小组根据讨论意见对标准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 2 形成征求意见稿草稿。 2013年12 月,在北京召开标准征求意见稿统稿会,编制组根据对各相关企业的调研和 专家意见,对标准草稿进行了修改,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5 标准主要内容说明 1.范围 标准涵盖了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与站级监控系统通信协议的结构、应 用层报文帧格式、通信过程,并在附录中给出了换电站的信息数据项定义供参考。本标准是 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与站级监控系统之间通信应遵循的基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运营管理系统与站级监控系统之间的通信类似于主站与子站的通信,因此本标准主要引 用了远动设备与系统相关的DL/T634.5101、DL/T 634.5104 通信规约标准。 6.通信协议结构 本章主要参考DL/T634.5104。 7.应用层报文帧格式 7.1.1 主要参考了GB/T 18657.3 中第5 章应用数据的结构,7.1.2、7.1.3 主要参考DL/T 634.5104 第4 章、第5 章。 7.2.1 在DL/T 634.5104 基础上增加了充电桩业务数据,换电业务数据,测量值、标度 化值、长度大于2 字节等数据类型,7.2.2——7.2.10主要参考了DL/T 634.5101第7 章。 8.通信过程 8.1 本标准规定在控制站发送U 帧启动传输前先发送协议标识帧,该协议标识帧主要 用于告诉运营管理系统使用哪个协议驱动进行数据解析,协议标识帧中的“协议版本”字段 目前设为02,以后随着协议版本的升级可更改。 8.6 本标准中业务数据传输包含两部分:站内充电桩的业务数据传输和换电业务数据 传输,站内充电桩业务数据与离散充电桩的业务数据类似。为避免重复,本标准中站内充电 桩的业务数据直接引用了同步编写的能源行业标准《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 通信规约:系统与离散充电桩通信规约》。换电业务数据主要为换电机器人业务计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