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艺术教育教学模式的建构-《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年8期).docx

  • 0
  • 0
  • 约1.1千字
  • 约 4页
  • 2023-06-20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成人高等艺术教育教学模式的建构-《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年8期).docx

  1. 1、本文档共4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成人高等艺术教育教学模式的建构 作者:刘 琦 罗卫锋 文 哲 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年第08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艺术人才尤其是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各成人院校相继开办了艺术专业,并大量招收学生。成立之初,由于没有经验可借鉴,很多成人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或是照搬普通高校艺术教学模式,或是把传统大班授课的模式移植过来,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与办学特色。因此,探索一种既符合成人学生特点,又适应艺术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成为摆在各级各类成人艺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我们认为,成人高校的艺术专业应探索工作室制的教育教学模式,积极地面向成人教育研究成果与市场发展,努力为地方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教师的学术个性与艺术特长,探索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形成成人艺术教育的特色。 一、成人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与背景分析 当前,各成人高校的艺术专业普遍存在着办学条件差、师资结构不合理、缺乏长期发展规划;教学管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趋同,专业方向与课程设置更是如出一辙,相互效仿;传统的授课方式越来越凸显其不足与局限性等问题。此外,以班级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使成人院校的学生与教师均要经常面对不同的对象与环境,设计指导与理念的延续性难以保障,导致学生与教师都感到无所适从,影响了教学效果。 艺术专业教学从传统的架上绘画发展到当今的数字与多媒体艺术,专业交叉及各专业的相互渗透交融,对传统的专业设置与划分构成了极大的冲击。市场对复合型艺术人才的需求,要求各成人高校的艺术专业淡化专业划分,合理设置课程,从“配餐型”的被动式教育向“自助套餐型”的主动服务性教育转变。北京市崇文区职工大学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正是在此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 二、工作室制的教育教学模式 我校工作室制以某个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基础,实行专业教师负责制,并组成具备一定的研究、设计、开发与交流实力,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科研及服务社会等学科方向研究的师资团队。学生通过一定的基础平台训练后,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及社会需求进入各专业工作室。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要求结合教师特长建立以教学为中心,完成教学实践任务、实践研究和实体创收的教、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班组。要求研究师生合作、开放式的教学与工作模式,体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目的。它强调自立、自主和自我教育过程,强调在开放的环境、氛围中师生共同工作,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