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蚶奉化种群与韩国种群形态特征和遗传结构的差异分析-《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3期).docx

  • 0
  • 0
  • 约2.05千字
  • 约 9页
  • 2023-06-13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泥蚶奉化种群与韩国种群形态特征和遗传结构的差异分析-《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3期).docx

  1. 1、本文档共9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泥蚶奉化种群与韩国种群形态特征和遗传结构的差异分析 作者:姚韩韩等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第03期 摘要:利用形态学标记和微卫星标记技术,研究了泥蚶奉化种群和韩国种群的壳形态和遗传结构的差异,为泥蚶良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对同批2龄泥蚶奉化种群和韩国种群的壳长(SL)、壳高(SH)、壳宽(SW)、壳顶宽(SRW)、总质量(TW)、软体部质量(IW)进行测量,以各性状的相对比值作为形态分析指标,考察了SH/SL、SW/SL、SRW/SL、IW/TW 4个指标的差异。方差分析和Tukey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韩国种群的SW/SL、SRW/SL 2个形态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奉化种群(P0.5,表现出高度多态性;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奉化种群和韩国种群在等位基因数、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PIC值等遗传参数上差异很小,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22;但2个群体的遗传距离为0.136 7,在TMP18、ETG7等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和期望杂合度等参数上存在显著差异,表明2个种群的遗传结构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 关键词:泥蚶;地理种群;形态学标记;微卫星标记;遗传变异 中图分类号: S968.31+4;S91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3-0183-04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属于广温广盐性贝类,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山东以南沿海[1],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然而,目前人工繁、养殖的泥蚶种质是未经遗传改良的野生型,已出现了种质退化等制约泥蚶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现象,迫切需要对泥蚶种质进行改良[2]。杂交育种是遗传改良和良种培育常用的有效方法,通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杂交,其杂交后代不仅可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增加变异性,还有可能产生超越双亲的杂种优势[3]。关于海洋经济贝类良种培育方面,已有不少杂交培育成功的先例,特别是不同地理种群间的“远距离杂交”。不同地理种群间的“远距离杂交”可克服种间杂交后代生殖和发育障碍,具有比较明显的性状表达等优点[4],在海洋经济贝类育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5]、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6-7]、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8]、文蛤(Meretrix meretrix)[4,9]、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10]、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11]等均开展过不同地理种群的杂交,而关于泥蚶杂交育种方面的研究国内外还未见报道。然而开展泥蚶不同地理种群的“远距离杂交”的前提是找出杂交亲本的优良性状,判断是否为远距离杂交的良好材料。杂交亲本的优良性状主要表现在生长速度、形态特征及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低等方面,因此对泥蚶不同地理种群的形态特征和遗传结构差异分析成为开展泥蚶“远距离杂交”的首要任务。 目前,国内外已用形态学标记[1,12]、同工酶[13]、线粒体COⅠ[14]、RAPD[15-16]、AFLP[2,17]等手段对泥蚶不同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但是利用形态学标记和SSR标记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泥蚶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还未见报道。本试验利用形态学标记和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泥蚶奉化种群和韩国种群间的表型和遗传差异,可望为下一步开展杂交育种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从韩国釜山引进泥蚶种群,从浙江奉化自然海区取本地泥蚶种群,给予同样的养殖环境,同时进行人工繁、养殖。随机选取同批2龄泥蚶奉化种群和韩国种群样品,活体带回实验室,用于形态学分析;每个群体随机各取样30颗,活体解剖取闭壳肌,无水乙醇固定,置于-20 ℃冰箱中保存,用于基因组DNA提取。 SSR分析所选用的引物来自周小龙等[18]、顾晓英等[19]已开发的序列,序列信息见表1。PCR反应所用Taq酶、dNTP、Buffer等购自TaKaRa公司,琼脂糖、聚丙烯酰胺胶等均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0 bp marker购自美国 Thermo Scientific公司。 3 讨论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评价生物遗传变异的方法也逐步更新,如形态学标记、生化标记、分子标记等。形态学标记即肉眼可见的或仪器可测量的特定生物外部形态特征,如生物体的形态性状、生理性状、杂交特性等表型特征,是最早被使用的一类遗传标记[20]。形态特征是生物品种鉴定和分类的重要依据,具有直观、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海洋经济贝类研究中,如以贝类“壳色”这一重要形态性状为研究对象,培育出“蓬莱红”栉孔扇贝[21]、“中科红”海湾扇贝[22]等。关于泥蚶形态学标记的研究,国内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