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刍议-《现代企业》(2004年10期).docx

  • 0
  • 0
  • 约小于1千字
  • 约 3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企业信息化建设刍议-《现代企业》(2004年10期).docx

  1. 1、本文档共3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企业信息化建设刍议 作者:崔慧明 陈兰青 来源:《现代企业》2004年第10期 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差距很大:国家重点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高,而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仍然停留在手工记录或办公自动化阶段。笔者考察了春兰、联想、海尔、中国石化等国家重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它们的成功有各自的特色,但也有很多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开发信息系统的前期准备、系统的实施,全员参与等几个方面。下面将作详细阐述。 一、信息系统开发的前期准备 1、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实践证明,一步到位上马全套系统对于国内相当多的企业来说无异于一剂猛药,药劲过大效果反而不好。分步实施,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素质状况,一步一个脚印,既可以早日见到成效,增强企业的信心,也使企业逐渐接受MIS的理念。 实践认为,分步走战略一般先实施标准的软件模块,后实施二次开发部分;在标准的模块中,先实施业务标准、复杂程度相对低、关联程度少的模块,如先实施财务、库存、分销,后实施物料需求计划、生产制造及成本核算等;各模块单独实施后,再实现模块的集成,最终达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体化。 在信息化引入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①先进适用性原则。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既不能太超前,更不能落后,以免造成浪费。②经济性原则。要同时考虑信息化建设过程的经济性以及系统实现和维护的经济性。③目的性原则。一切信息系统的结构和机理都是为实现自通的目标而服务的。 2、加强企业的基础数据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信息化建设更是强调企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可靠依据。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从强化数据管理这一源头抓起。要尽快完善企业的计量、检测体系,加强标准化管理,确保各项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加强企业基础数据管理,还要防止“信息孤岛”的出现和日益突出。“信息孤岛”是指不同软件间,尤其是不同部门间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造成信息重复输入多次,存在很大冗余,信息交流不一致性等问题。“信息孤岛”严重地阻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程,使企业在进行新一轮投入时,瞻前顾后,难以决断。解决“信息孤岛”问···试读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