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植物刺苍耳种子各萃取相化感作用比较-《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20期).docx

  • 1
  • 0
  • 约2.42千字
  • 约 22页
  • 2023-06-13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外来入侵植物刺苍耳种子各萃取相化感作用比较-《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20期).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外来入侵植物刺苍耳种子各萃取相化感作用比较 作者:袁着耕 刘影 邵 华 赵金雨 赵玉 胡云霞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20期 摘要:刺苍耳是恶性入侵杂草,为了研究其种子中的化感活性物质,对种子的95%乙醇浸提物,经石油醚、氯仿、正丁醇分级萃取,研究不同萃取组分(浓度为1 mg/mL)对小白菜、莴苣、黑麦草、金色狗尾草4种植物的化感作用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石油醚萃取相对小白菜、莴苣、金色狗尾草3种植物根长生长表现出了显著的化感促进作用,其强弱顺序为小白菜>莴苣>金色狗尾草;而氯仿萃取相对小白菜、莴苣、黑麦草3种植物根长、苗高生长都表现出了很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其强弱顺序为莴苣>小白菜>黑麦草;正丁醇萃取相和水相对4种植物幼苗的根长无显著影响。表明几种受试植物对相同萃取相组分的敏感性有显著差异,且刺苍耳中的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氯仿相和石油醚相;刺苍耳种子氯仿萃取相具有很強的抑制活性,可进一步从中分离提取活性物质。 关键词:刺苍耳;外来入侵植物;提取物;化感作用 中图分类号: S4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20-0126-03 生物入侵是指物种从本源地扩散到非本源地,在新栖息地中,该物种通过竞争或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排挤本地物种;或通过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他物种的生长,减少了当地物种的数量和种类形成了单优群落,并在非本源地失去控制的暴发性扩散,最后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等危害现象[1-2]。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正逐年增加,因此对外来入侵种的研究尤为重要[3-4]。 刺苍耳(Xanthium spinosum L.)是菊科(Asteraceae)苍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是一种分布极广的世界性杂草,已进入我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3批)[5]。刺苍耳首先于我国河南郸城县发现野生归化种[6],之后扩散到北京、安徽、新疆、内蒙古、辽宁、甘肃等省区市[7]。由于其入侵能力强,适应范围广,易对入侵地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8]。 目前,关于刺苍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群落特征与地理分布及入侵风险评估[5,8],而关于刺苍耳化感作用研究较少,但是对苍耳属植物假苍耳[9]、意大利苍耳[10]、苍耳[11]等研究表明,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并且Shao等已从意大利苍耳中提取出活性物质[12]。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刺苍耳不同部位水浸液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3]。为了找到刺苍耳中的化感活性物质,本研究用刺苍耳种子为供试材料,以乙醇为提取剂,以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为萃取剂,研究不同萃取相对4种植物生长的影响,以期能确定何种萃取相的组分抑制活性最强,为进一步分离提取刺苍耳种子的化感活性物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刺苍耳种子采集于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受体植物种子为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莴苣(Lactuca sativa)、黑麥草(Lolium perenne)、金色狗尾草(Setaria glauca)均购于伊犁种子站,供试药品均为分析纯。 1.2 试验方法 1.2.1 刺苍耳种子各萃取相处理液的制备 将采集的刺苍耳种子于室内晾干备用,用粉碎机粉碎并过40目筛,取8 kg的刺苍耳粉末于有盖玻璃瓶中,按照1 ∶ 10的比例加入95%的乙醇,室温浸提7 d后过滤,重复3遍,合并滤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稠膏状,加入蒸馏水,再用石油醚、氯仿、正丁醇依次萃取,将各萃取层真空旋转浓缩至干,得到石油醚萃取相、氯仿萃取相、正丁醇萃取相及水萃取相(提取率分别为 0.16%、0.02%、0.08%、0.11%)。分别准确称取一定量各萃取相的浓缩物,然后加入甲醇(分析纯)溶解,配制成浓度为 1 mg/mL 的处理液,4 ℃保存备用。 1.2.2 化感作用 在直径为7.5 cm的培养皿中放入双层滤纸,分别加入4 mL配制好的石油醚相、氯仿相、正丁醇相、水相处理液,对照放入等量的蒸馏水,各有机萃取相置于通风橱中,将甲醇彻底挥干后再加入4 mL蒸馏水,待滤纸浸湿后将饱满、大小均匀的小白菜、莴苣、黑麦草和金色狗尾草种子各20粒放入培养皿中,以封口膜密封后,置于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在25 ℃黑暗条件下进行培养,每个处理均设3个重复,5 d后测定根长和苗高。 1.3 数据分析 采用化感效应指数(RI)衡量化感作用强度[14]。计算方法为RI=(T/C-1),式中:C为对照值,T为处理值。当RI>0时,表示促进作用。当RI 化感综合效应(RE)是指供体对同一种受体植物各项测试指标的化感效应指数(RI)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15]。 试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用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