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的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20期).docx

  • 0
  • 0
  • 约2.42千字
  • 约 24页
  • 2023-06-13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基于AHP的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20期).docx

  1. 1、本文档共24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基于AHP的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作者:王璐 吴东立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20期 摘要:近年来,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业务在政策文件的鼓励和支持下发展迅速,取得了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很大风险。首先参考相关研究并按照全面、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的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拟定各具体指标的评分细则并根据综合得分划分风险等级,最后根据得出的对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风险产生重要影响的前5位因素提出风险防控的重点及建议。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评分;风险防控;建议 中图分类号: F832.35;F321.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20-0330-0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强调“允许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2014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在管理民主、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基础上,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1]。农民合作社内部的信用合作是合作社的经营业务之一,且该业务建立在农业生产合作的基础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万多家农民合作社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信用合作业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农民合作社开展的信用合作业务以“关系型”信用(利他主义和相互信任)为基础,具有“人缘”“地缘”以及“业缘”优势,既能够促进合作社的发展,又对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3]。任大鹏认为,农民合作社內部开展信用合作业务已成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重要途径[4]。 但是,由于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时间不长,信用合作业务更是经验不足,须要在摸索中发展,再加上无章可循、无人监管等因素导致乱象丛生[5],不少地区甚至发生“跑路事件”。据报道,2014年河北省广平县伟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卷走1.4亿资金,河北省遵化市惠民农资专业合作社2.6亿股金被查封,2012年江苏省灌南县4家农民合作社负责人不知所踪,涉及2 500多名村民约1.1亿资金[6]。所以说农民合作社作为一种合作金融组织,其信用合作业务急须加以引导和规范,从而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7]。本研究将构建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得出结论和建议。 1 文献回顾 国外合作社的金融研究基本都是以合作社理论为基础进行的,合作金融与合作社是密不可分、互相融合的。现有研究主要包括合作金融的运行机制和组织性质、合作金融的制度构架、合作金融对农村的作用。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是合作金融的范畴,是信用合作的基本形式。Valneuzela强调农民合作社在开展面向低收入人群的信用合作时有着天然的优势[8]。Peltier认为,合作社的信用合作是合作社社员更多依靠自己而不是政府来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并充分肯定了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必然性[9]。依托合作社而开展的信用合作对于社员农户和合作社来说是重要的融资途径,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地区的资金需求。 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关于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的产生原因、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可行性、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模式及特征、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的研究。王建英等提出,农民合作组织开始在内部发展资金互助,能够缓解社员季节性生产资金困难、满足扩大再生产的投资需求和遭遇自然灾害的恢复性生产资金需求[10]。付琼提出,基于专业合作社的内生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是我国农村经济形态诱致变迁的产物[2]。楼栋等通过对社员参与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55.30%的社员愿意参与合作社内部的资金互助[11]。在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以各种形式发展的过程中,李海平提出,要防止某些企业领办的农民合作社的内部信用合作演变为企业的乱集资以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2]。付琼提出,内生型農村资金互助组织缺乏监管主体和政府隐性担保的问题亟待解决[2]。 相关文献从不同角度对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本研究提供了基础。但是,由于其信用合作业务刚刚起步,数据资料较少,现有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理论方面,实证分析研究很少。特别是对于信用合作的风险控制问题较少有研究,现有文献也多是风险描述的分析,其深入程度还不够,且也不系统、不全面。因此,有必要以信用合作风险评价为切入点,构建一个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的风险进行评价,从而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2 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信用合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参考依据:(1)美国银监部门采取的骆驼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下发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试行)》办法等相关内容,主要借鉴其资产安全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