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营销视角下的东南亚游客入桂游之人文优势分析-《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2期).docx

  • 0
  • 0
  • 约3.83千字
  • 约 60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关系营销视角下的东南亚游客入桂游之人文优势分析-《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2期).docx

  1. 1、本文档共60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关系营销视角下的东南亚游客入桂游之人文优势分析 作者:李雪岩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02期 [摘要]东南亚游客入桂游不但有地理方面的优势,还有深厚的人文优势,突出表现在跨国民族和越南归侨两大方面。广西要发展东南亚游客入桂游,需要紧密结合其中的人文优势,在主题定位、线路规划、旅游免签证、外语教育、通讯、交通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东南亚;广西旅游;入境游 [作者]李雪岩,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F590.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2)02-0168-010 本文为广西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经费资助项目[编号:sxyky(214)201201]。 广西的外国游客来源国以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为主。要进一步发展东南亚游客人桂游这个潜在的庞大的旅游服务贸易市场,需要从影响旅游市场的各种因素出发,进行多角度的探索。东南亚游客人桂游,有利的因素很多,包括地理位置相邻的地理因素,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架构下的经济因素,中国和东盟大部分国家关系良好、政治制度相近的政治因素,广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的资源因素,等等。笔者认为,要发展东南亚游客人桂游这个市场,还必须重视广西和东南亚国家之间深厚的人文因素,特别是广西和东南亚邻国之问的跨国民族、华侨归侨等群体的人文交融。我们如果能从这种人文优势出发,从关系营销的视角探索有效的措施,应该能更好地发展东南亚游客人桂游,进而促进广西的旅游产业发展。 一、广西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跨国民族及其文化 跨国民族是指:地域相邻或不相邻,属世居或规模迁徙形成,一般在边界线两侧或附近地区,在族源、语言、基本文化特征等方面有相同或相近的认同感,而在国家归属上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政治认同要求,被现有政治地理(领土)边界线所分割,分属于不同国家政治实体的同一文化民族或族群。 (一)广西与东南亚国家之间跨国民族的概况 广西和东南亚各国的民族渊源很深。据有关史料证实,东盟各国的许多民族就是从广西迁移过去的,和广西的有关民族属于跨国而居的同一民族,特别是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等5个国家,与广西山水相连,友好往来历史悠久,民族关系更是密切。如泰国主体民族泰族与中国壮族有着共同的起源,相互间在语言、建筑、宗教风俗等多方面都存在相似性。中越两国跨国民族包括壮、傣、布依、苗、瑶、京等14个民族;中老两国跨国民族包括傣、壮、苗、瑶、彝等11个民族(见表1)。 上述中国与东南亚邻国之问的跨国民族,大部分在广西有分布。在这些跨国民族当中,京族是比较特殊的,京族即越南的主体民族越族,在中国只有大约2万人,集中地居住在广西防城港市的山心、迈尾、巫头三个岛上,与越南隔海相望。不过,居住在中国的京族人并不是在越南排华时期被迫来到中国的。传说,他们的祖先是渔民,大约是1511年前后为追赶鱼群而迁到这三个岛上,从此居住下来。但是,从他们的家谱来看,有些姓是汉族的姓氏,有学者估判应该是有汉人最初从中国迁到越南,随后越化了,成为越族,又从越南迁到中國的上述三岛上。 (二)广西与东盟各国的语言渊源 我国西南地区民族语言与东盟各国语言的渊源关系深远。比如壮族、水族、毛南族、仫佬族、傣族、布依族、侗族等民族语言与老挝语、泰国语同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白族、纳西族、怒族、彝族等民族语言与缅甸语同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佤族、德昂族、布朗族等民族语言与柬埔寨语同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京族语言则与越南语相同(见表2)。 在上述这些和东南亚邻国语言渊源深远的民族当中,大部分在广西有分布。其中壮族、京族等主要是分布在广西。 (三)跨国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其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跨国民族的基本特征与一般民族的基本特征大致相同:有着共同的文化特质,保留着共同的文化民族意识。跨国民族与一般民族的根本区别在于:跨国民族客观上被政治地理界线所分割,主观上对各自所在的政治地理权力中心有着各自不同的认同感,即不同的国家认同感。 跨国民族除了在地缘特征上表现为跨国而居的形式外,还有很复杂的人文和政治内涵。首先,“跨国民族”是一个有特定的历史含义的概念。其次,“民族”一词偏重“文化民族”的内涵,而“跨国民族”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具有共同的历史,包括共同的政治经历、共同的族源等;第二,各分支仍然基本上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及心理素质;第三,各部分仍然具有共同的族属认同和民族感情。 跨国民族的存在,有消极的方面,比如一国基于跨国民族理由向别国提出领土要求或者一国国内某族体基于民族理由要求与邻近母国(同族人处于主体民族地位)合并而引发与所居国的争端,又比如跨国民族要求统一、独立而引发冲突,等等。跨国民族的存在,也有积极的方面,主要是可以强化国家间的政治联系,促进国家间的经济、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