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文化产业领域的数字化展示策略-《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3期).docx

  • 0
  • 0
  • 约3.96千字
  • 约 52页
  •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略论文化产业领域的数字化展示策略-《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3期).docx

  1. 1、本文档共52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略论文化产业领域的数字化展示策略 作者:严胜学 胡宗山 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3期 [摘 要] 自文化产业问世以来,技术在其中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数字化技术基本成熟的背景下,文化遗址的数字化展示成为必然趋势。展示策略是影响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的关键因素之一。文化遗址的数字化展示流程包括预研、策划、预实施、实施和验收五个环节。其中,预研和策划环节是基础性和纲领性工作。展示策略主要属于展示流程中的预研和策划环节。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设计文化遗址的展示方式,针对不同文化遗址制定不同展示方案,并策划相应的传播方式,这些是展示策略层面的核心内容,也直接关系到展示效果和传播效应。 [关键词] 文化遗址;数字化展示;展示流程;数字化产品;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 K203-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2-4917(2018)03-0047-08 文化产业是近代工业文明的结晶,是科技进步推动的结果。从1926年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本雅明在他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文化产业”这个概念至今,文化产业发展已经走过近百年的历程。本雅明第一次提出“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最大区别在于其“复制”功能。1947年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两位大家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出版了《启蒙辩证法》,基本确立了文化产业的学术地位,创立了“文化产业学科”,确认了科学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价值。时至今日,文化产业以产业地位主体化、产业市场的国际化、产业手段的数字化风靡于世界。尤其是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文化产业发展的手法丰富多彩,日新月异。本文以文化遗产展示为例,从展示方式、展示方案、传播途径等策略层面研究文化遗址和数字化呈现在展览展示领域的重大价值与发展趋势。 一、 展示策略是展览产业的关键 近几十年来,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对文物、文化遗址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各类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迅速兴起。但是,陈列在博物馆和遗址公园的文物、文化遗址所反映的毕竟是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今天的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只能通过现存的文物或考古遗址开展联想,实体性的展示难以解决人们对于逝去历史文化的总体想象、整体了解和深入解读,千百年前冰冷的青铜器、玉器、金银器和考古遗址难以在今人与古人之间开展文化对话。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文物和考古遗址文化价值的阐释,这就迫切需要通过现代科技解决文化遗址的活性化展示问题,让文物和遗址活起来、动起来,让文物背后的历史人物走进当代社会,在今人与古人之间架起沟通交流的桥梁。承担这一历史使命的就是数字化展示技术。 文化遗址的数字化展示与智慧博物馆的发展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科技尤其是互联网、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迅猛发展,逐渐使得博物馆由传统博物馆向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网络博物馆)方向发展,在不久的未来,博物馆将进一步活起来,向活化博物馆进化。现代技术的进步为通过数字化方式保护和展示文物和文化遗址提供了可能。 從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关于文化遗址的数字化展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探索或研究某些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址数字化展示中的运用,刘江涛分析了三维数字化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1]黄明伟等研究了激光扫描技术在古田会议会址中的三维几何造型建模,[2]孔黎明等分析了移动增强现实技术在建筑遗址展示中的运用,[3]王晨阳等则探索了在古建遗址建模方法中激光点云与存档资料的结合,[4]师国伟等则阐述了增强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5]而郑巨欣和陈峰则系统介绍了不同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中的运用。[6]二是介绍某些文化遗址在数字化展示中的技术运用情况,如宣海峰介绍了克孜尔石窟中的数字化应用;[7]万惠玲则介绍了双墩文化遗址数字保护与展示中的相关技术,[8]杨涵茜则阐述了河南羑里城遗址的数字化展示和保护方法。[9] 数字化技术是文化遗址数字化保护和展示的技术基础,没有相关技术,文化遗址的数字化展示和保护不可能进行。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必然会提升和促进文化遗址数字化保护和展示的效果。然而,在数字化技术基本成熟后,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址展示的影响相对固定,而学术界少有学者在策略层面研究文化遗址的数字化展示,而展示策略已经成为展览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二、文化遗址的数字化展示已成为必然趋势 从数字化产品的消费人群的增长,可以发现几乎所有行业都在争相使用数字技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民数量日益剧增,相关统计表明,至2017年6月,网民数量为751亿,占总人口的543%,半年新增网民 1992 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为手机网民,约724亿人,手机上网普及率为963%。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约265个小时,即每天上网时间约4个小时。网民中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比 721%。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