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下对科学家形象塑造的思考-《媒体融合新观察》(2021年6期).docx

  • 0
  • 0
  • 约1.68千字
  • 约 10页
  •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新媒体视角下对科学家形象塑造的思考-《媒体融合新观察》(2021年6期).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新媒体视角下对科学家形象塑造的思考 作者:何星辉 来源:《媒体融合新观察》2021年第06期 摘要:随着技术的变革,新闻传播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相对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形式,为科学家形象塑造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便利和优势,使新媒体成为塑造科学家形象的一大利器,让科学家形象更为立体化,以不断增强公众对于科技工作的认同感,更好地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倡导科学生活。 关键词:新媒体 科学家形象塑造 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塑造良好的科学家形象,既是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媒体时代一个重大的传播命题。如何让科学家们摆脱“高大全”“脸谱化”的公眾印象,从而让公众更愿意亲近和理解科学?应该说,新媒体的蓬勃兴起,为科学家形象塑造提供了多维视角,也对新闻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传统媒体语境下的科学家形象偏差 在一定意义上,科学家形象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时代背景、社会风气及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折射,有着深远的社会影响。它可能直接影响科学政策走向和公众对科学的态度,甚至影响公众的科学兴趣和职业选择。 遗憾的是,我国科学家的整体形象,在公众的印象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偏差。2009年和2014年我国的两项调查均显示,绝大多数公众眼中的科学家形象都很崇高,但脸谱化、模式化程度也较高。 在一些公众的心目中,科学家要么是清贫木讷的书呆子,要么是完美无缺的世间圣人,要么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偏执狂。以至于有科学家在公开场合无奈发问:“我们可以不穷不神圣吗?” 这个灵魂式的发问,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科学家群体的心声。 不得不说,科学家形象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媒体语境下的科学家形象塑造密不可分。 由于在技术上受时空限制,传统媒体采取的是单向的信息传播,往往只能截取最有新闻价值、迎合大多数人阅读取向的新闻信息,因而难免高度概括化甚至抽象化。特别是长期以来,传统媒体在典型报道中虽然也推出了一批又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和高尚人格的科学家,展现出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记录了他们对科技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步伐,但典型报道中出现的“脸谱化”“同质化”“标签化”等问题不容忽视。 我们时而会看到这样的报道:一提到海外归国科学家,总免不了“放弃国外高薪”之类的说辞;一成不变的还是那句“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若是获得了巨额奖金,科学家就一定得慷慨地捐出去。更要命的是,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科学家们就得抱病工作、以苦为乐、不求索取,仿佛科学家不受难、不受穷,其道德形象就不能高大起来。 不过,时至今日,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公众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得多元起来。随着公众素质的提升,模式化的报道和刻板式的描摹,非但不能让科学家的形象凸显起来,反而容易让人感到不可信,传播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这对科学家形象塑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媒体传播让科学家形象更为立体化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科学家形象已经逐渐向世俗化和人性化转变,他们常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通过媒体与公众互动,用他们的能言善辩或幽默风趣,改变了公众印象中千篇一律的科学家刻板形象,使得公众更加愿意走近科学家群体,更加愿意走近科学、理解科学。 在我国,曾为科技事业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他们身上那种胸怀祖国、勇攀高峰、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精神气质,已经成为几代中国人不可磨灭的集体记忆。 不过,不同的时代,科学家精神必然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公众只有对科学家整体形象有更丰富的认知,才能对科技事业有更强烈的认同感,也才能让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特别是在新媒体传播生态中,对科学家的形象塑造必然有不同于过往的要求。一方面,社会舆论不能一味要求牺牲科学家的个人利益,而是要鼓励愿意奉献的人获得正当的酬劳,通过科学走上致富之路,如此才能彰显科学家的人生价值,彰显主流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在新时代,公众能够也愿意接受科学家的不完美,他们需要接地气的“人”,···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