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相关指标的实验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2期).docx

  • 0
  • 0
  • 约1.94千字
  • 约 15页
  • 2023-06-12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相关指标的实验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2期).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查看更多
龙源版权所有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相关指标的实验研究 作者:宋卫红 汤长发 梁小文 廖艳萍 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02期 摘要: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以及波形蛋白(Vimentin)与骨骼肌损伤的关系,将50只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C)和运动组(B1,B2,B3,B4),运动组进行重复3d的力竭性离心运动,电镜和光镜检测骨骼肌损伤病理生理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血清CK、LDH的变化和免疫组化检测波形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1)血清CK、LDH出现时程变化,并与骨骼肌损伤出现了一致性;2)波形蛋白免疫反应分值呈现时程性。结论:1)CK可作为骨骼肌损伤的间接指标;2)波形蛋白的表达暗示着骨骼肌损伤后的再生。 关键词:运动性骨骼肌损伤;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波形蛋白;时程 中图分类号:G804.53 文章编号:1009-783X(2011)02-0184-04 文献标志码:A 在运动实践中,由于肌肉活检的限制,常用骨骼肌损伤的一些间接指标来反映肌细胞损伤程度,例如,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红蛋白以及与炎症反应有关的蛋白(如急相蛋白)和炎症过程指标物等。近年来,结蛋白和波形蛋白的发现为肌肉病理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但是这些指标与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关系有不同的说法,本文通过对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直接测定和间接指标测定,从而探讨这些间接指标与骨骼肌损伤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对象及分组 健康成年8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50只,体重(212.55±15.74)g(购自湖南农业大学动物中心,许可证号:湘scxk 2003-003),为清洁级实验动物。以国家标准啮齿类动物饲料分笼饲养,自由饮食和饮水。适应喂养3d后,进行一次5~10min跑台运动适应性训练(速度为16m/min,坡度为0°)。随机分成对照组(A)和运动后即刻(B1)、运动后3h(B2)、運动后24h(B3)和运动后48h组(B4),每组10只大鼠。实验期间室温为20~25℃,相对湿度为45%~55%,自然昼夜节律变化光照。 1.2实验动物运动方案 运动组大鼠进行3d的运动跑台适应性训练(速度为16m/min,坡度为16°,时间为5~10min)后,休息2d,正式开始实验,力竭模型采用跑台运动,速度为16m/min,坡度为16°,持续运动至力竭。运动中采用声、光刺激或毛刷机械刺激鼠尾部,或中间适当休息2~4min,当动物出现卧位跑、反应迟钝,“逃避反应”极差,短时间休息后(低于10min)仍无法持续运动,则视为力竭。 1.3标本制备 实验运动方案结束后,用0.1%戊巴比妥钠1mL/100g腹腔注射进行麻醉。眼球取血1.5mL于离心管中,将血样离心(4℃,3000r/min,10min)分离血清,血清于-80℃低温冰箱贮存待测。迅速取右前肢肱三头肌内侧头下端肌腱和肌腹交界处取约1.0mm×1.0mm×0.2mm标本放入4℃预冷的生理盐水洗净血液,滤纸吸干肌肉组织表面水分,置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24h,4℃冰箱保存,进行常规石蜡包埋。在每组10只动物中随机取1只右前肢肱三头肌内侧头下端0.5mm×0.5mm×0.2mm标本放入2.5%戊二醛中固定,以备透射电镜制备。 1.4指标测试 1.4.1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骨骼肌损伤 透射电子显微镜主要观察骨骼肌组织的结构有:纵切面上肌原纤维、肌节排列的规则程度,A、I带完整情况和位置关系;肌膜、肌核、形态等。主要定量观察z线模糊、z线波纹状改变、Z线流!z线局灶性溶解、断裂和消失任一种情况者均称为z线异常,并统许Z线异常百分数。 1.4.2光镜下观察骨骼肌损伤 光镜主要观察骨骼肌组织的结构有肌外膜、肌核、肌纤维的形态及肌间质小血管、炎性细胞等,并统计细胞结构异常率。 1.4.3CK、LDH的测定 CK、LDH(试剂均产自南京建成)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1.4.4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波形蛋白表达 免疫化学方法严格按试剂盒(美国SantaCruz公司)说明书操作,用麦克奥迪显微分析图像系统分析。每组选片4张,每张切片镜下(×400)随机取5个视野进行分析,阳性物质用光密度值和阳性表达面积表示,前者代表阳性区域波形蛋白的含量,即波形蛋白表达的程度,它的升高和降低反映了运动后不同的时间段各自表达程度的改变,从而间接反映骨骼肌微损伤和再生的变化情况,后者表示波形蛋白表达的范围,则比较直接地反映骨骼肌微损伤和再生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的分析以平均光密度值,阳性面积百分比和免疫反应···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