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在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5年8期).docx

  • 0
  • 0
  • 约2.34千字
  • 约 20页
  •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案例”在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5年8期).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案例”在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董宁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5年第08期 摘 要:案例教学和任务教学在教学理念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通过分析“案例”在任务型汉语口语教学各阶段所起的作用,认为“案例”是任务的来源和依托,能保证任务的顺利执行和任务完成的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目标。 关键词:案例教学 任务教学 任务 案例 口语教学目标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外国学生的跨文化口头交际能力,具体包括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流利性、得体性和多样性四个指标(赵雷,2008)。这不仅是对外汉语教学界广大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共识,也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纵观近几年口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强调“以意义协商为核心,在完成一系列真实的、有意义的任务中学习和使用语言”的任务教学法成为广受关注的理论和研究的热点。吴中伟的系列论文(2005a,2005b,2005c,2008)对任务的性质、特点,任务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教学中形式和意义的平衡以及输入、输出等问题对该教学法做了系统的介紹,其观点很具启发性。吴勇毅(2005)从任务型教学反思了口语教材的编写。赵雷(2008a,2008b)则对建立任务型教学系统以及如何通过任务型教学实现口语教学的目标做了一系列有意义、有理据的研究。许希阳(2009)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导向,以任务的具体实施为例,探讨了在任务型教学的相关理论与口语课堂教学之间建立起直接联系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以上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了“任务”在汉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具体可概括为:任务执行前的提示启发作用;任务执行中的激励主导作用;任务完成后的聚焦巩固作用。任务到底是什么?任务设计的依托和理据何在?如何保证任务在以上三个阶段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在现有研究中没有给出必要的解释。我们认为,“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与以上问题直接相关,并能为其提供有意义的阐释。 一、案例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的相关性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最早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兰戴尔提出,是英美法系国家法学教育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如: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基于各种理论和相关实践,人们对案例教学法的界定也各有侧重。综合而论,可以将其界定为“教师以具有鲜明代表性的案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在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1.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互动讨论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2.强调集体合作,而非个人单干;3.学以致用,缩短学与用之间的距离;4.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及自主学习意识。目前在语言学领域,案例教学法多应用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第二语言教学界兴起了任务型教学,90年代后期该理论在中国得以介绍。它被认为是交际法的进一步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习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任务型教学的主要理念是:使学生在完成一系列真实、有意义的任务中学习和使用语言,合理分配注意力;提倡在以意义为中心的前提下,同时关注语言形式,主张把形式焦点即在以意义为中心的前提下关注的语言形式有机地组织到交际任务和交际活动中去。(吴中伟,2005) 案例教学和任务型教学的相通之处在于:1.强调有意义的互动,反对机械式操练和生搬硬套;2.强调学习者的中心地位,反对教师主导课堂,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3.强调“在用中学,在做中学”,注重学习的时效性;4.采取小组合作式的课堂组织模式。 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具有典型性、真实性、趣味性、价值性等特性;任务教学法中的“任务”也要求满足适切性、相关性、趣味性、开放性等要求。若将“案例”引入任务型汉语口语教学,则更有利于任务的顺利执行及汉语口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案例”在任务型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按照Willis(1996)的任务型学习模式,任务型口语教学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任务环和语言聚焦。 (一)任务前阶段 在任务前阶段,教师要导入主题,给出任务,激活与主题相关的词汇、短语及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任务指令,为执行任务做好准备。具体包括以下两个环节: 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设计好真实、有趣、难易适度的任务。 2.输入与当前任务相关的语言形式、相似的任务样本,促使学生注意语言形式。(赵雷,2008)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多以文本形式出现,因案例教学法起初应用于法学,“案例”实际上就是一宗宗法律纠纷、法律案件的文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