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中的挚情诗人——郑珍-《青年文学家》(2022年18期).docx

  • 0
  • 0
  • 约2.41千字
  • 约 20页
  • 2023-06-12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苦行中的挚情诗人——郑珍-《青年文学家》(2022年18期).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苦行中的挚情诗人——郑珍 作者:李爽爽 来源:《青年文学家》2022年第18期 晚清诗人郑珍(1806-1864),字子尹,晚号柴翁,贵州遵义人,有“西南巨儒”之称。郑珍生活在国运日蹙、日趋衰败的特殊时代,贫困潦倒、屡次考试失意、晚年颠沛流离,这些坎坷艰难的历程真实地记录在他留世的《巢经巢诗钞》中,读起来酸涩悲苦,但在诗人真挚情感的关照下,更加撼动人心。这部诗集不仅让人感受到“情真”,而且也让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的人格魅力。 对于文学的价值,古今中外看法各异,但共同点都离不开一个“真”字。所谓的“真”是“要将社会的真实状况、人生的真正面目、作家的真诚体验等表现出来。也就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上反映真实。表现真情,追求真理”。秉持着“言必是我言”“我吟率性真”的诗论主张,郑珍将自身独特的苦难体验和经历熔铸于诗歌当中,写真事、抒真情,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说:“窃谓子尹历前人所未历之境,状人所难状之状。”独特的苦难经历使郑珍诗歌与众不同,读者在阅读中的最大感受就是“苦”,姚永概在《书郑子尹诗后》中写到“生平最怕读郑莫诗,字字酸入心肝脾”。郑珍的诗歌如同一本难民日记,令人不忍卒读。那么,郑珍到底有多苦? 一 (一)人生存之苦:少小苦长饥,贫薄多艰虞 郑珍出身布衣,家境清贫。其祖父曾凭借精湛的医术闻名乡里,家境也逐渐殷实,但祖父对己克勤克俭,“一布袍数十年,食饤两蔬而已”,对他人则慷慨相助,常常济穷救急。祖父临殁时,曰:“子孙才,能自食;不才,兹害人耳!”遂将家中万两银券一把火烧掉,教育子孙要有自立的能力和骨气。郑珍父亲郑伯清不仅继承了祖父的事业,也传承了美好品德,“常济急者为快,以故坐贫困”。贫困的生活常常使八口之家食不果腹,所以饥饿也就成为郑珍诗歌中最常见的主题。“人多野蔬少,日或一顿菜,惨闻食糠饼。硬涩入喉内。”总会面临 “瓮余二升米,不足供晨炊”的境况,不得不靠不堪下咽的焦麦苦度时日。郑珍有了儿子后,遭遇没有奶水的困顿;佳节到来,家家户户的美味佳肴香飘十里时,徒有郑珍贫穷到无法置办,孩子们只能一脸痴相地张望,节日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一个平常普通的日子罢了。 除了钱尽粮斷,所住房屋更是破旧不堪,一首《屋漏诗》将郑珍的困窘描绘得淋漓尽致,“上瓦或破或脱落,大缝小隙天可瞻。朝光簸榻金琐碎,月色点灶珠圆纤”。不禁让人联想起五柳先生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的陋室和杜甫的茅屋。下雨时,屋内雨水如注,宛若“水帘洞”。到了冬天,买不起石炭,没有火炉取暖,“雪风刁调吹破篱……天寒拥卷作跏坐”。 饥饿和贫困的长期困扰使郑珍孱躯多病,而且是奇病、怪病,“蹉跎一病半年余,欲裂牙床腐颊车。怪症无名医欲避,纠缠不放孽何如?”牙痛欲裂,医生束手无策。在一次远游中,忽发疾病,“十年养奇病,稽古绝无说。前朝惊疟作,爪黑青照骨。凌晨抹额汉,滴掌诧鲜血。心知入死机,其势转横决。昨宵信奇极,顷刻遂痿”。病情危急,令人惊心,幸而得到良医的救治。还有一次生病,他绝粒半月,竟然痊愈,自嘲自己“汝穷命真铁”。疾病也成为他科举路上的一大挫折。1844年,郑珍三十九岁,参加第九次科考。当时的郑珍由于眼疾,双目处于几乎失明的状态,又因为风寒使得疟症复发,气息奄奄,不能行走,但仍坚持进入考场。由于病情沉重,实在无法正常答卷,强撑着在号舍里躺了三天两夜,最后交白卷出。他写下的《自清明入都,病寒,遂夜疟,至三月初七更与向人诀而气尽,三更复苏,以必与试,归,始给火牌驰驿,明日仍入闱,卧两日夜,缴白卷出,适生日也,作六绝句》,仅从诗歌标题就能感到郑珍所承受的病痛和艰辛。贫困和疾病让郑珍未老先衰,“行年五十二,老与常人殊。两镜作全目,一茎非黑须”。年未半百却早已白了头发,人到中年早已垂垂老矣。 生活充满荆棘,郑珍说自己是“喘喘脱命鹿”,像一个逃命的鹿。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郑珍的后半生竟真在流亡奔命中度过。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声势浩大的白莲教与各少数民族起义军在贵州的活动风起云涌,郑珍家园被毁,为躲避刀枪斧钺,已经年过半百的郑珍,拖起一家老小在饥饿与疾病交困中翻越险山恶水,踏上了逃亡之路。在流亡的路上,诗人边走边记,“凡所遭际,山川之险阻,跋涉之窘艰,友朋之聚散,家室之流离,与夫盗贼纵横,官吏割剥,人民涂炭,一见之于诗,可骇可愕,可歌可泣”。不仅再现了那个动荡流离、战火纷飞的年代,也表达着诗人真切实感的哀歌,可以说他晚年的诗歌是一部流亡史。 (二)个人理想之悲:六年不试北风寒,又历人间行路难 贫而择仕,是郑珍在贫困生活中的选择,不仅是希望通过科举重振门楣,同时也是为了实现济世安民的理想。十七岁考取秀才,十八岁从师莫与俦,二十岁拔贡,学业一路顺达。纵然生活艰苦,但“少志横四海,夜梦负天飞”是对郑珍青年时期精神面貌的概括。然而,当时官场上的干谒之风早已无孔不入,就是一个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