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中职思政教育的融合-《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51期).docx

  • 1
  • 0
  • 约1.46千字
  • 约 8页
  • 2023-06-09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工匠精神”与中职思政教育的融合-《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51期).docx

  1. 1、本文档共8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工匠精神”与中职思政教育的融合 作者:房能兴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51期 [摘 要]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职院校作为直接为国家提供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重地,对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更不能有所放松。学校在培养学生基本职业技能的同时,要重点抓好学生的思政教育,在此基础上融进“工匠精神”的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对中职学生基本素养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期许。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中职;思政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1-0186-02 一、引言 新的时代赋予当代人新的思想。中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基础,这是学校的基本职能。同时,学校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未来走出校门后的综合能力,其中就包括我们要讲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在新时代下,对中职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教师有责任将此种精神的内涵传承到每一批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让学生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形成基本的职业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也是现代思政课要达到的课标要求。 二、新时代下“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相結合的理解 1.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普通的一句话,看起来很简单,很多中职学生在学校也会经常听到的词,但实际对它的理解和遵守却是一个职业人最难做到也是最基础的要求。现代的一些年轻人,遇有不如意的工作就离职,工作中存在一点困难和挫折就跳槽,总想着现实中会有轻松又赚钱的职业,这是错误的人生观,也是需要立刻摒弃的价值取向。它要求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的那一刻,就要从内心接受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这样的基础上兢兢业业,为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2.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接触每一份工作,按部就班地完成是一种工作方式,严格要求自己、作出更高水平的产品、展示更高质量的工作水准也是一种工作方式。两种工作方式的结果有着天壤之别。前一种注定会是平凡无奇的一生,后一种则会在相同的岗位上做出不凡的业绩。中职学生求得一份工作很简单,怎样将这份简单的工作做好、做精需要自我的不懈努力和钻研,需要为自己定下高远的目标,在每天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逐渐实现。 3.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世界上任何一个项目的成功、一种新技术的发明都不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是需要一个团队、一代人共同的努力。在工作岗位上,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更好的成绩,团队合作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对现代的中职学生来说尤其重要,现代的学生独立意识强,追求个性,这都无可厚非。同时要看到其他人的优点,懂得在职业生涯中团结的重要性和意义。 4.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社会的发展要求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强、你强我新,在时代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职业人要有更高、更明确的目标,不能满足于自己的现有水平,更不能安于现状,要不断优化自我、提升自我,在工作中要打破传统,敢为人先,争先创优,才能在岗位中取得一席之地,做出优异的成绩。 三、两者相融合的意义 1.两者的融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思政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学生在思政课的教育下形成正确的“三观”是最基本的。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小我”的成功,为国家出一份力是“大我”成功,是一种更高的境界,是在“小我”之上的飞跃。这就要在思政课上加强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做新时代、高素质的文明人,为国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工匠精神”同样是对我国传统···试读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