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引领人才实施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护理引领人才实施方案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北京市中医护理高质量发展岗位荣誉工程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强中医护理队伍建设,均衡中医护理资源配置,提升中医护理专科建设能力,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全方位全周期的护理服 务。 一、十名中医护理引领人才 遴选10名在中西医结合护理管理、杏林育人、国际传播、学术研究、传承创新五大方向做出突出贡献的标志性人物,以之引领、凝聚 中医护理团队力量,全面促进中医护理管理、人才培养、学术传播、 科研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纵深发展,丰富中医护理文化内涵,推动 中医护理学科全面发展,扩大并提升社会影响力。 二、发展基础 (一)中医护理全程参与新冠肺炎联防联控工作 “十三五”时期,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医护理队伍敢 于担当,承担大量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线。 北京市中医系统参与国家医疗队支援湖北省武汉市及其他省市疫情重 灾区的护理人员共计32人,支援北京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护理人员共 计436人,参与核酸采集、新冠疫苗接种和保障任务的护理人员近 7000人。为提高新冠肺炎护理效果,组织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编写了《北京市新冠肺炎中医护理方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居家中医护理康复指引》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培训及指导性文件,充分发挥 了医护协同的作用并凸显中医护理独特优势及效果。 (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多元培养模式逐步形成 中医护理人才队伍持续壮大,截至2020年底,全市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注册护士总数达12396人,较“十二五”期间增长41%,其中初级职称占比71.9%,中级职称26.0%,高级职称2.1%。“十三五”期间,共培养各类专科护士1046名,其中取得中医护理治疗专科护士资 格认证书为15人。 护士队伍的学历结构不断优化,全市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大专 及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比从“十二五”时期的79.7%提高到84.6%,其中本科及以上护士占比为45.4%,护士队伍学历形成以大专、本科为主体, 并注重中医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构建多层次教育的发展方向。 多层次职业发展路径不断尝试,试点开展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 建立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养、中医专科护士培养、中医护理传承人才 培养、中医护理专家培养等多元化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了夯基础、强 专科、重临床、钻科研的复合型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北京市 百名中医护理管理培训师项目,培养北京市第一批中医护理管理培训 师。建立了“中医五行音乐疗法护理培训师工作室”和“燕京中医外 治法护理培训师工作室”,培养中医护理技术人才48名。依托国家级、 市级、区级“三位一体”中医护理骨干培养体系,在全市培养了全国 中医护理骨干97名,北京市中医护理骨干人才101名,区级中医护理 骨干人才190名,带动了一批中医护理高层次人才和骨干人才的培养。 中医护理传承创新平台初步搭建,强化师承教育,加快北京市中医护理专家学术思想及护理技术的挖掘、整理和继承,在全国率先建设桂梅芬中医护理传承工作室、王敏中医护理传承工作室、冯运华中医护理传承工作室及工作站,培养了32名中医护理传承人才,在中医特色技术的传承、推广及创新方面,开展相关科研课题15项,发表论文70篇,优化中医护理方案33个,稳步推进中医护理传承创新与发 展工作。 (三)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服务范畴持续拓展 深化护理服务内涵。“十三五”期间,在北京市中医医疗机构建 设14个“一证一品”特色护理专科示范病房,形成脑病、风湿、骨伤、眼科、脾胃、皮肤疮疡等14个中医护理品牌,制定“一证一品”优势 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建立“中医医护一体化”及“中医人文关怀”的 服务模式,实现“病与证”、“施治与施护”、“中医药与中医护理” 的有机结合,为患者提供有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延伸护理服务新领域。在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开展中医护理门诊建设,以“绿色治疗”为理念,构建专科、专项、专病、专症“四专”中医护理门诊体系。“十三五”期间,开设中医护理门诊的医院数量达到12家,中医护理技术年均开展总数达到610975人次,较“十二五”增加552379人次,彰显了中医护理门诊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 中的重要作用。 (四)依托重点专科建设,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深化 中医护理服务可及性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中医医疗 机构优质护理覆盖率达到100%;获得国家级优质护理示范医院5家, 国家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5个;获得市级优质护理示范医院3家, 市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10个。中医护理学科建设能力持续增强, 全市拥有国家卫健委“十二五”临床重点专科(护理学)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护理学重点专科5个,北京市中医管

文档评论(0)

133****77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