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课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大单元教学 九年级语文下册.docx

第01课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大单元教学 九年级语文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教材分析]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当代诗人舒婷于1979年创作的一首现代抒情诗。此诗精选了一系列意象,描述了祖国过去的贫困和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与苦难,亦展现了祖国令人振奋的崛起和新生,深情地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地无比热爱、无限期盼和献身祖国的决心。诗歌前两节沉郁、凝重,充满对祖国灾难历史、严峻现实的哀痛;后两节清新、明快、流露出对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欢悦。全诗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涌动着激情,读来荡气回肠。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理解、积累常用词语。 (2)指导学生了解舒婷诗歌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3)指导学生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涵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2)指导学生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其良好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2.指导学生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为中国古典诗歌而自豪,因为它凝练、隽永,是多少年沉淀的精华。但这还不是中国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精彩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现当代诗歌,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朦胧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领略它别样的审美特征。 二、有关资料 1.资料助读 《致橡树》(舒婷)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2.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作者简介: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福建泉州,后一直生活在厦门。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德国、法国、美国、荷兰、日本等多个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 写作背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年头。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意。 (1)注音: 隧洞(suì)??? 绯红(fēi)??淤滩(yū)???纤绳疲惫( bèi ) 簇新( cù ) 笑涡( wō) 伤痕累累(lěi) (2)释义: 隧洞:隧道。 蜗行: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淤滩:淤泥形成的滩地。 驳船:用来运货物或旅客的一种船,般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拉着或推着行驶。 簇新:极新,全新。 笑涡:酒窝儿。 喷薄: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 伤痕累累:一般指全身是伤,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 (3)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揣摩诗歌内在旋律。 教师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2.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 3.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诗,思考: (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的? (2)第一节诗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第二节诗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 (4)第三节诗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5)第四节诗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用自己的理解概括本节内容。 4.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点拨: (1)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 诗人通过一些具体意象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

文档评论(0)

138****33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