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课 短诗五首(教案) 大单元教学 九年级语文下册.docx

第03课 短诗五首(教案) 大单元教学 九年级语文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短诗五首 【教材解读】 《短诗五首》中前四首短诗均是创作于五四运动前后的白话诗,第五首为智利诗人聂鲁达的一首短诗。同是白话短诗,五首诗歌在内容和侧重点上还是有区别的,《月夜》借寒冬月夜景象咏叹“人格独立的情怀”,《萧红墓畔口占》借“探望”咏叹被探望者“超然的人生追求”,《断章》借相关的两个画面咏叹“人生的独特感悟”,《风雨吟》借一场风雨咏叹“舵手的情怀”,《统一》借咏叹花与叶说明小事物蕴含大道理。 【教学目标】 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 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中的画面,理解其意境美。 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早期白话诗的共同特点,激发对现代诗歌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诗中的画面,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旨。 难点:培养语感、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1、背景点拨法。结合五四运动前期的时代背景,品味诗歌精美的语言,理解诗歌中的画面及其意境。 意境激发法:抓住诗歌中的重点词语,捕捉诗意的画面,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主旨。 学法:品味探究法。以读为引领,品味语言,探究意象,突显意境,体味主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与本文有关的拓展资料。 学生:1、熟练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2、初步揣摩诗歌语言,感知诗人情感。 初步体会我国现代诗歌中早期白话诗的写法及其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激趣引思。 1917年2月,新诗首次出现,发表于《新青年》上,共有九首。沈尹默是新诗运动的前驱者,他发表的这首《月夜》便是一首具有重要意义的诗作。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地位如此之高,它到底具有怎么样的魅力呢? 月夜 沈尹默 了解作者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五四前后在北京大学任教,历任北大教授、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北平大学校长、北平女子文理学院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馆长、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等职。沈尹默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也是最早的新诗尝试者之一,但后来长期写作旧体诗词,有多本旧体诗词集问世。其部分新诗收入《秋明集》,主要新诗作品有《月夜》《落叶》《三弦》等。 背景资料 这首诗写于1917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生存环境正如诗中所描述的冬天里的“月夜”一样。 本诗发表于1918年1月,当时的中国,虽然经过了辛亥革命,已经推翻清王朝,但中国仍然处在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下,广大的人民群众并没有真正觉醒。封建愚昧、锁闭保守仍旧严重的戕害着我们的民族。因此,唤起自由思想和个性意识很重要。沈尹默所在的北京大学,就是这种民主思想的摇篮。他所参与的《新青年》,则是提倡新文化运动,推进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也即是五四前后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三、朗读诗歌 1、读出节奏 2、感受意蕴 四、品味诗歌,自主探究 月 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绘出来。 明确: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2、如何理解“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明确:表面上写的是一个冬夜,环境是萧森的,人物是孤独的。实则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再读课文,深入思考 1.诗中“树”有什么象征意义?“我”和_____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 2.《月夜》每一句末都有“着”,是否重 复?有何作用? 3.这首诗表现了作者_____的坚强性格和____的奋斗精神。 方法指点: 1. 品析重点词语,从句子的内容出发,理解词语语境义和感情色彩,为理解句子打基础。 2 .透过诗句表面的意义,结合作者、背景等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比喻义、引申义等) 答案归纳 1.要点:“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A.“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 B.“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C.“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2.不重复。“着”字是这首诗在结构上的突出特色。这四个“着”字的恣意铺排,是引发诗意的源泉。“着”放在句尾,在整体上起到了一种很好的平衡作用;同时,着的音节显示了某种坚韧和执着,形成了与诗的主题相得益彰的效果。 3.独立不倚 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 六、本诗的写作特色 1、托物咏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33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