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基地技术要求.pdf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基地技术要求.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基地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建设要求、运行管理和监管要求、 安全管理要求、碳排放管理与核算要求及环境保护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大件垃圾、可回收物、粪 便等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具有生活垃圾处理功能的静脉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环境园区、固废 园区、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等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8958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 GB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T25175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技术要求 GB/T31755 绿化植物废弃物处置和应用技术规程 GB/T29639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31962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GB/T32150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37822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T40199 城市园林废弃物资源回收和深加工技术要求 GB50869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GB55012 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程项目规范 CJJ30 粪便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CJJ64 粪便处理厂设计规范 CJJ90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CJJ93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 CJJ128 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维护与安全技术标准 CJJ/T134 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 CJJ150 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规范 3 CJJ184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 CJJ/T212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监管标准 CJJ/T21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监管标准 CJJ 厨余垃圾处理厂运行维护技术规程(报批)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基地 integrated treatment center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具有明确管辖边界、公用工程和管理体系完整的垃圾处理 基地,是对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大件垃圾、可回收物、粪便等两种及以上 类型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和资源利用的场所,简称基地。 3.2 基地协同处理 co-processing of the center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内协同处置、协同共享、协同消纳的统称。相似属性的垃圾协同处置,如生 活垃圾焚烧厂协同处置粪便和园林绿化垃圾;功能相同的设施协同共享,如渗沥液处理设施、臭气处理 设施协同共享;固废残渣协同消纳,如厨余垃圾、粪便预处理产生的残渣和厌氧消化处理产生的沼渣。 3.3 碳排放核算单位 carbon emission accounting unit 基地或基地内具有温室气体排放行为并应核算和报告排放量的企业法人单位或独立核算机构。 4 总体要求 4.1 基地建设和运行应遵循下列原则: a)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b) 布局合理、管理规范; c) 突出重点、协同处理; d) 生态优先、确保安全。 4.2 基地应具备下列功能: a)基地应统筹服务区域内不同类型垃圾集中处理,并应形成一体化项目群和降低建设投入。 b)基地应形成与垃圾分类、无废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终端垃圾处理模式; c)基地应具有垃圾协同处理、安全运行、节能降碳、环保达标的服务保障功能; d)基地应以土地集约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物交换利用、污水循环利用的资源化利用为发展方 向; e)基地应具备应对

文档评论(0)

哈哈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