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点总结.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 1.要药/常用药 1.头痛引经药 经络 部位 引经药(中内教材) 引经药(中药教材) 太阳 头后部,连项 羌活、蔓荆子、川芎 羌活、藁本 阳明 前额及眉棱骨 葛根、白芷、知母 白芷、升麻 少阳 头两侧,连耳,目外眦 柴胡、黄芩、川芎 柴胡、青皮 太阴 部位不定,或全头痛,或局部头痛 苍术 苍术、葛根 少阴 部位不定,以全头痛多见 细辛 细辛、独活 厥阴 癫顶 吴茱萸、藁本 吴茱萸、川芎、柴胡 2.呕家圣药→生姜。 3.“风药之润剂”→防风,秦艽。 4.治热毒疮痈之要药→金银花。 5.疮家圣药[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连翘。 6.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石膏。 7.截风要药、治痉挛抽搐常用药→蕲蛇。 8.治疗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栀子。 9.治疗热毒痰火郁结所致咽喉肿痛之要药→射干。 10.治疗痰火互结所致瘿瘤之要药→黄药子。 11.治疗火毒蕴结所致乳蛾喉痹、咽喉红肿疼痛之要药→山豆根。 12.治肠痈腹痛之要药→败酱草。 13.治疗无汗骨蒸之要→牡丹皮。 14.治疗有汗骨蒸之要药;凉血退热除蒸之佳品→地骨皮。 15.治疟疾、清虚热要药→青蒿。 16.治疗霍乱吐泻之要药→广藿香。 17.行气调中止痛之佳品;治疗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木香。 18.治疗诸淋涩痛之要药→海金沙。 19.治疗血淋之要药→石韦。 20.治疗膏淋之要药→萆薢。 21.治疗黄疸之要药→茵陈。 22.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为通十二经纯之要药”; “乃命门主药”;“通关节之猛药也”→附子。 23.治疗命门火衰之要药→肉桂。 24.治疗湿痹筋脉拘挛之要药→木瓜。 25.治疗风湿痹痛之要药→威灵仙。 26.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妇科调经之要药;“气病之总司”“妇科之主帅”“气中血药” →香附。 27.驱蛔要药→使君子。 28.收敛止血之要药,尤善治疗肺胃出血→白及、紫珠叶。 29.治疗水火烫伤之要药→地榆。 30.治疗各种出血证之要药→侧柏叶。 31.“血中气药”;治气滞血瘀诸痛证之要药;“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旁通 络脉”;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川芎。 32.既能止血,又能清热安胎,为安胎之要药→苎麻根。 33.妇科经产病要药→益母草。 1 34.夏月麻黄→香薷。 35.上能清肺,中能凉胃,下泻肾火→知母。 36.治疗目珠夜痛→夏枯草。 37.治疗夜盲症,眼目昏涩→苍术。 38.温暖中焦之主药→干姜。 39.治肝寒气滞诸痛之主药→吴茱萸。 40.治肝郁气滞之良药,尤善治肝郁化火诸痛→川棟子。 41.治三焦寒凝气滞疼痛→乌药。 42.治多种血热出血证,尤善下焦血热之尿血、血淋→白茅根。 43.“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延胡索。 44.安蛔之良药;治疗久泻、久痢之常用药→乌梅。 45.治疗风湿顽痹、拘挛疼痛、麻木瘫痪之常用药→马钱子。 46.善泻水湿→甘遂[经隧水湿];京大戟[脏腑水湿];芫花[胸胁水湿]。 47.善促进骨折愈合→自然铜。 48.善逐头面风痰→白附子。 49.善治“皮里膜外”之痰→芥子。 50.善治痰热咳喘,痰稠难咯,顽痰胶结→竹沥。 51.无论寒闭、热闭,用之皆效,尤宜于寒闭神昏→麝香。 52.擅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之神志昏乱→石菖蒲。 53.喉科及眼科常用药→硼砂。 54.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钩藤。 考点 2.相同功效药物 1.升阳→柴胡、升麻、葛根、黄芪等。 2.截疟→柴胡、鸦胆子[小毒,不煎]、青蒿[后下]、草果、槟榔、仙鹤草、何首乌[蓼科]、 常山[有毒]、雄黄[有毒]、砒石等。 3.疏肝: (1)疏肝解郁→刺蒺藜、绿萼梅、香附、柴胡、月季花、香橼。

文档评论(0)

就叫我壮壮吧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医资格证持证人

~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7日上传了中医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