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抗菌药物概论》PPT课件.pptx

《第36章:抗菌药物概论》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6章:抗菌药物概论》PPT课件(完整版)【★精品★】

第三十六章; 第一节 常用术语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其机制 第四节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化学治疗概念;化疗药物的分类; 理想的化疗药应该对病原体有选择性毒性(即强大杀菌作用),而对宿主无害或少害,毒副作用相对较轻。 ; 药 物;病 原 体;常用术语;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 index, CI) 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 窄谱抗菌药 广谱抗菌药 抗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最低杀菌浓度 (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 杀菌药(bactericidal drugs)、抑菌药(bacteriostatic drugs) 抗生素后效应 ( postantibiotic effect,PAE) 首次接触效应 (first expose effect);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和半数有效量 (ED50)之比。 LD50/ED50 ;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指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分体外与体内两种方法测定 。; 仅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 需机体免疫系统配合以清除细菌,如四环素、氯霉素、磺胺类等。;杀菌药分类: 时间-依赖性药物:杀菌作用决定于血药浓度高于MBC的时间。如β内酰胺类和万古霉素。;指细菌短暂接触抗生素后,虽然抗生素血清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已消失后,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依然持续一定时间。; 抗菌药初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抗菌效应,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地增强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效应,需要间隔相当时间(数小时)以后,才会再起作用。 氨基苷类抗生素有明显的首次接触效应。;没有成型的细胞核、细胞壁由肽聚糖组成、只有核糖体这种唯一的细胞器;常见致病微生物分类;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葡萄球菌;放线菌; 大肠杆菌 志贺氏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环丝氨酸;29;;;;;;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细菌适应环境进化的结果 — 耐药菌株过度繁殖; 中国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抗生素的负作用会使身体器官受损,而且滥用抗生素将会破坏体内的正常菌群,使病菌耐药性增强而导致疾病无药可治。 调查显示,广州居民的耐药程度达17%,高于国内15%的平均水平,广州儿童该项耐药率更高达50%。 儿童是滥用抗生素恶果中的最大受害者,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儿童身体里面细菌耐药率增高。 我国卫生部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近年来对北京地区的大中型医院进行了长期监测,结果发现竟有40多家医院使用的抗生素药占到了全部用药的35%,有的医院甚至占到了全部用药的70%。;37;一、细菌耐药性的种类 (bacterial resistance,抗药性);耐药性的增强;二、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1、细菌产生的酶使药物失活;2、菌体内靶位改变或被保护;3、药物不能到达其靶部位;4、其他耐药机制;45;三、耐药基因的转移方式;(一)耐药性传播: 耐药基因水平转移;1 、转化(transformation):通过DNA的释出,耐药基因被敏感细菌获取,再组合而变成耐药菌。 2 、接合(conjugation):在细菌间通过性纤毛或结合桥相互结合过程中发生的基因转移。 3、 转导(transduction):通过噬菌体将耐药基因转移。;(三)交叉耐药性 (cross resistence);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所致的感染亦有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性疾病和发热原因不明者(除病情严重并怀疑为细菌感染外)不宜用抗菌药。;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1、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 ① 用于预防1种或2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 ② 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 ③ 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 ④ 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

文档评论(0)

bainiangengy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