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栽培技术》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蓝栽培技术》PPT课件(完整版)【★精品★】

3.甘蓝黑腐病 症状?幼苗子叶呈水浸状,逐渐枯死或蔓延至真叶,使真叶的叶脉上出现4、黑点或细黑条。成株期多为害叶片,呈“V”字形病斑,淡褐色,边缘常有黄色晕圈,病部叶脉坏死变黑(图15-7)。向两侧或内部扩展,致周围叶肉变黄或枯死。 病原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属黄单胞杆菌甘蓝黑腐致病变种细菌。菌体杆状,极生单鞭毛,无芽孢,有荚膜,单生或链生,革兰氏染色阴性。 发生规律?病原细菌随种子和田问的病株残体越冬,也可在采种株或冬莱上越冬。带菌种子是最重要的初侵染来源。春季通过雨水、灌溉水、昆虫或农事操作传播带到叶片上,经由叶缘的水孔、叶片的伤口、虫伤口侵入。最适感病的生育期为莲座期到包心期。暴风雨后往往大发生。易于积水的低洼地块和灌水过多的地块发病多。在连作、施用未腐熟农家肥,以及害虫严重发生等情况下,都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残体,秋后深翻,施用腐熟的农家肥。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及时防虫,减少传菌介体。合理灌水,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少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 种子处理,播种前可用30%琥珀肥酸铜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5 0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300倍液浸种15~2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后播种。 药剂防治可参考大白菜黑腐病。 感谢大家的聆听! THE END 温馨提示: 本PPT课件下载后,即可编辑修改, 也可直接使用。 (希望本课件对您有所帮助) 甘蓝是绿体春化型作物,植株达到一定大小,才能接受低温诱导。春化温度要求10℃以下,以9℃最适宜,春化时间为30-40天,经过春化的植株在长日照而温暖的条件下抽薹开花。冬季寒冷的地区,晚秋播种,年内秧苗尚小,不接受春化诱导,未通过春化阶段,则春季继续营养生长形成叶球。早秋播种,年内秧苗达到接受春化诱导以上的大小,经过冬季低温通过春化阶段,春季长日照来临即抽薹开花。 ?甘蓝接受春化诱导的植株大小,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有的4-5片真叶,茎粗0.6厘米左右即可通过春化阶段。如京丹早生。有的需要7-8片真叶,茎粗1.0厘米以上才能接受着化诱导,如牛心甘蓝。相同品种在相同低温条件下,植株大,春化时间短。 品种类型 尖头型 叶球小,呈牛心形。叶片长卵形,中肋粗,内茎长,适于春季栽培,一般不易发生先期抽薹,多为早熟小型品种。如大牛心、鸡心甘蓝等。 圆头型 叶球顶部圆形,整个叶球呈圆球形或高桩圆球形。外叶少而结球紧实,冬性弱,春季栽培易先期抽薹,多为早熟或中早熟品种。如中甘11号、金早生等。 平头型 叶球顶部扁平,整个叶球呈扁球形。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耐贮运,为中晚熟或晚熟品种。如黑叶小平头、京丰1号等。 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选用早熟或中熟品种,于冬季育苗,春季中后期定植,春末夏初收获,称之为春甘蓝;选用耐热的早、中熟品种,于春末育苗,夏初定植,夏末秋初收获,称之为夏甘蓝;选用抗病、耐热的早、中熟品种于夏季育苗,夏秋季栽培,秋、冬季收获,称之为秋甘蓝。 在我国长江、珠江流域,常选用冬性强的早、中熟品种,冬初播种,幼苗露地越冬,翌年春末夏初收获,称之为越冬春甘蓝;选用早、中熟品种于夏末秋初播种,冬季收获,称之为秋、冬甘蓝,一些地区还选用抗病、耐热品种,于春末夏初播种,夏季及早秋收获,称之为夏甘蓝。 近年来,北方不少菜农选用冬性强的早熟甘蓝品种,冬、春季在日光温室或中、小型塑料棚中栽培,冬、春季上市,效果也不错。在一些冷凉地区或海拔较高的山区,选用早、中熟品种春末夏初育苗,夏季作反季节栽培,也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长城以北及青藏高原等高寒地带,不少地区常采用一年一季栽培,即选用晚熟品种于春末夏初育苗,夏季定植,秋、冬季收获。 品种 甘蓝根据从定植至叶球成熟的天数可粗略地划分为早熟种、中熟种、晚熟种。 定植密度依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而定。 北方早熟种每亩定植4 000~6 000株,一般单球重可达1千克左右,每亩产量可达3 000~4 000千克。 中熟种定植2 200~3 000株,一般单球重可达1.5~2千克左右, 每亩产量可达5 000千克左右。 晚熟种定植1 800~2 200株,一般单球重可达2~3千克左右, 每亩产量可达6 000~7 500千克左右。 极早熟品种:45-55天,8398/8132、中甘12 早熟品种:55-60天,中甘11、中甘21 中早熟品种:65-75天,庆丰 中熟品种:80-90天,京丰1号 晚熟品种:95-120天,晚丰、东农609、 极早40天 极早40天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最新育成的极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 植株开展度约40厘米,适于密植。外叶12~15片,深绿色,

文档评论(0)

bainiangengy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