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T的诊断和治疗.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与治疗 概述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 CBT)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颈总动脉分叉部外膜中化学感受器的肿瘤。 由于部位特殊,与周围重要血管、神经关系密切,使手术切除有一定困难。 颈动脉体血供来自颈外动脉,含有众多微动静脉瘘,通过对动脉血中PO2、PCO2及pH值变化来刺激化学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调节呼吸和循环,从而调节体温、血压、呼吸及血pH值等。 颈动脉体瘤由其增生衍变而来,组织学上来源于副神经节细胞,故称为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 本病好发于中青年 病因主要为慢性缺氧,故高原地区发病率高 常用Shamblin法进行分级: Ⅰ级:颈动脉体瘤体积较小,与颈动脉粘连少,手术剥离较容易 Ⅱ级:瘤体体积较大,与颈动脉粘连较多,部分瘤体仍可被剥离 Ⅲ级:瘤体体积巨大,将颈动脉完全包裹,手术常需要颈动脉切除和重建 本病恶变率2.6~10.0%,转移率大约5%,诊断恶性的依据为区域淋巴结找到瘤细胞或完整切除后复发, 临床表现 症状:下颌角处无痛性肿物,部分有咽部异物感、呛咳、声嘶等症状 体查:下颌角处肿物,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韧,Fantaine征阳性(即肿块可前后移动,但不能上下移动),部分可扪及颈动脉搏动或震颤,局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双侧患者往往有家族史 术前检查:颈部彩超或颈部血管CTA 术前检查 术前首选颈动脉CTA检查。 部分病例行颈动脉造影(DSA),同时行球囊阻断试验,观察Willis环、前后交通动脉代偿情况。 颈动脉CTA和DSA表现: ①颈总动脉分叉开大:颈总动脉分叉部不同程度扩大,呈“高脚杯”征,以侧位明显; ②肿瘤血管来源:大部分病例明确由颈外动脉分支供血,表现为大量细小不规则的滋养血管; ③肿瘤强化:大部分病例增强扫描或造影时,可见肿瘤不同程度和不均匀强化,强化于动脉早期出现,并逐渐明显,延续静脉期。 治疗 颈动脉体瘤首选手术治疗,应尽早手术,完整切除瘤体。 手术方式有: 一、是颈动脉体瘤剥离术,沿Gordon-Tayler白线剥离瘤体,尽可能保留颈动脉完整; 二、是将瘤体和受累血管一并切除,再行颈动脉重建。Shamblin Ⅲ级及部分Ⅱ级患者多需要颈动脉重建,重建方式视术中情况决定,可采用颈动脉对端吻合,移植血管转流等方式,移植血管首选自体大隐静脉,其次为人工血管或颈外动脉。 部分患者术中可采用转流管 a. 术中瘤体切除前图片;b. 瘤体剥离后图片; 常见并发症 (术侧)脑卒中 颅神经损伤:常见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面神经下颌支等,多为暂时性症状,可能与手术牵拉水肿有关,一般会在术后 1-2 周好转,表现为伸舌异常、面部表情异常等 皮神经损伤: 术后会出现下颌周围或耳后麻木,但不会造成其他影响,一般在术后 6 个月左右会有不同程度改善。 局部血肿:大多与局部止血不彻底、动脉缝合不严密有关

文档评论(0)

努力奋斗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护理师持证人

致力各种公文、PPT写作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2042111000025
认证主体徐**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30日上传了护理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