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种暖温带木本植物叶全变色期数据集19632015.pdf

中国5种暖温带木本植物叶全变色期数据集19632015.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 卷 第4 期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 Vol. 3 No.4 2019 年12 月 Journal of Global Change Data & Discovery Dec. 2019 中国5 种暖温带木本植物叶全变色期数据集 (1963–2015 ) 1,2 1,2* 1 1 1 3 1,2 朱梦瑶 ,戴君虎 ,陶泽兴 ,王焕炯 ,刘浩龙 ,董晓宇 ,胡植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3.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西安 710054 摘 要:植物秋季物候受温度、湿度、光照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其发生机制和变化过 程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在全球变化及资源环境领域研究中至关重要。本文利用中国物候观测网 1963–2015 年白蜡、垂柳、刺槐、榆树和杏树等 5 种木本植物的叶全变色期数据,构建多元回 归(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R )、温度光周期(Temperature-photoperiod ,TP )和春季影响秋 季(Spring-influenced autumn ,SIA )三种秋季物候模型,经模拟和尺度拓展研制了过去50 年各 物种的叶全变色期 0.5°×0.5°格网数据。数据交叉验证结果表明叶全变色期的平均模拟误差约为 10–18 天。“中国典型暖温带木本植物叶全变色期历年格网数据集”是表征中国近 50 年秋季物 候时空格局及变化特征的基础数据,数据集由数据头文件、物种物候期和物种分布范围三部分 组成,包括3 个数据文件夹及541 个数据文件,数据存储为.txt ,geotiff 和ArcGIS ASCII 格式, 数据量压缩前26.8 MB (压缩后4.9 MB )。 关键词:暖温带;木本植物;叶全变色期;秋季物候;中国 DOI: 10.3974/geodp.2019.04.06 1 植物秋季物候过程受到植物内部因素(生长激素、生殖发育年龄等)及多种外部环境 [1] 因素(温度、湿度、光照、营养缺失等)的共同影响 。相比于春季物候,植物秋季物候 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变化过程更为复杂。在实际观测资料缺乏情况下,利用秋季物候模 [2] 型可以插补缺测的物候资料,为植物地理和全球变化等综合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本文作 者曾建立了中国三种木本植物叶变色期的时空变化模型,研究结果为更好地理解秋季物候 [3] 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了基础 。目前中国秋季物候研究在变化观测、模型构建 等方面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从观测方法上看,观测人员对秋季叶变色程度识别的系统误 差较大。从模型研究上看,由于秋季物候与多种环境因素间存在复杂关系,秋季物候模型 [4] 的构建方法仍缺乏广泛彻底的验证 。鉴于此,本文评估了不同模型对 5 种木本植物的秋 收稿日期:2019-12-03 ;修订日期:2019-12-16;出版日期:2019-12-25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项目(XD);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8YFA0606102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通讯作者:戴君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daijh@ 数据引用方式:[1] 朱梦瑶, 戴君虎, 陶泽兴等. 中国5 种典型暖温带木本植物叶全变色期时间序列格网数据集 (1963–2015) [J].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 2019, 3(4): 346–352. DOI: 10.3974/geodp.2019.04.06. [2] 朱梦瑶,

文档评论(0)

fkh46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