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点愁情——李清照词的愁情.docVIP

春花秋月点愁情——李清照词的愁情.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花秋月点愁情——李清照词的愁情

春花秋水点愁情 ——谈李清照词中的愁情内容 提纲 [题目] 春花秋水点愁情 ——谈李清照词中的愁情内容 [内容提要]“自是化中第一流”的女作家李清照,她的词具有独辟蹊泾,敢于流露真情实感的特点。她的词之所以屹然为一大宗,而成就卓异,正是因为她以女性本威胁自我情感、爱恨悲欢、亲历荚果剧变而获得成功。她早期深闺寂寞的淡淡幽愁,中期的少妇相思、幽怨的凄楚哀愁,到晚期国破、家亡、夫死的“许多愁”,止不住的“千行泪”,“悲悲惨惨”的情愁,无不发自肺腑,来自情真意浓的女词人之声 [写作结构] 全文又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引论: 由李词的一首,<<鹧鸪天>>引出李清照作为女词人是人中(花中)“第一流”。然后引用后人对她的评价,证明李清照作为女性词人的卓然超群,她的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最后点出李词中“悲苦愁情词”所占的比重大,名篇甚多,所以我仅以李清照三个不同的生活时期来浅谈她词中的愁情内容。 第二部分为本论: 这部分从三点(即李清照三个生活时期)来浅谈李词的愁情内容。 少女时期深闺之中寂寞、压抑、沉闷之愁情。先说作为封建才女所具有的性格特征——愁苦孤寂。然后用《如梦令》和四首《浣溪沙》来分析。最后小结这个时期的愁情之作的含蓄、丽雅、婉曲之至的特点。 少女时期对丈夫的相思、幽怨之愁情。先写李清照婚后第二年与丈夫离别的愁情,用她的《一剪梅》和《醉花阴》来分析证明。再写李清照于宋崇宁五年(1106年)到乡居青州十年以后,与丈夫的聚散依依所产生的相思愁苦,用她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作为论据来分析。最后小结此时期的愁情特色。 在南渡后的国破家亡、夫死之愁情。先由“靖康之变”到避难江宁期间的悲苦愁情写起,由她的《菩萨蛮》来分析她的愁情之缘。然后写到她丈夫病卒后的愁情,列举出她的一首悼亡词《忆秦娥》。之后由她的《孤雁儿.并序》、《武陵春》、《声声慢》、《永遇乐.元宵》写出她的愁情一步步的达到顶峰。最后小结这个时期愁情的特点。 第三部分为结论: 总结李清照一生的愁情之症结和特色,她的愁情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 春花秋水点愁情 ——谈李清照词中的愁情内容 提纲 [内容提要] “自是化中第一流”的女作家李清照,她的词具有独辟蹊泾,敢于流露真情实感的特点。她的词之所以屹然为一大宗,而成就卓异,正是因为她以女性本威胁自我情感、爱恨悲欢、亲历荚果剧变而获得成功。她早期深闺寂寞的淡淡幽愁,中期的少妇相思、幽怨的凄楚哀愁,到晚期国破、家亡、夫死的“许多愁”,止不住的“千行泪”,“悲悲惨惨”的情愁,无不发自肺腑,来自情真意浓的女词人之声 关键词 : 少女寂寞之愁 少妇相思之愁 晚年凄苦之愁 第一部分 引论 “暗淡轻黄体情柔,情疏迹远只留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我们姑且借李清照这首写桂花淡雅、高洁、柔和的品性的词来理解为,就是她身份与品性的真实写照。 李清照自知其出身并不显赫,比起朝中诸多的名公大臣,富门豪宅,她一直认为其祖、其父的地位是低下的,就像是自然界中的岩桂,虽然其名位不能与御花园中“浅碧轻红色”的牡丹、芍药相比,但它的清高脱俗,宜人香气,以及它作为中秋佳节的应时之花,又足以使它成为中秋之冠,惹来失期之梅赫晚开之菊的种种妒忌。堪称“自是花中第一流”——我们的女词人也不以明亮眩目的光泽和浓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于人,虽色淡光暗却秉性温雅柔和,像一位恬静的淑女,其独特的动人风韵,令人爱慕不已。她情怀疏淡,远亦深山,唯将浓郁的芳香常飘人间,犹如一位隐居的君子,以其高尚的德行情超,赢得了世人的钦佩。所以,端庄其品、清淡其词的女词人,自然是人中“第一流”的女杰了。然而,在当时封建儒家文化的影响下,整个社会笼罩上一层重男轻女的阴霾,性别的歧视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偏见,使中国古代的妇女素来便很少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故文坛上的女性作者便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况下,李清照不但擅诗能词,能书善画,而且其成就竟远远高于一般的男士成为“独树一帜”(1)的女词人,更是在两宋词的发展中起承前启后作用的作家之一。人们不得不对她另眼相看,纷纷给与好评。宋代的文学评论家兼理学家朱熹九说过“本期妇人能文,只有李易安与魏夫人”(2);王灼虽然不满她“轻巧尖新”的词风,但也不得不承认“(李)自年少便有诗名,才力华瞻,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可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3);另一位南宋文人魏仲恭进一步提出了“偿闻摛藻丽句,固非女子之事。间有天姿秀发,性灵钟慧,出言吐句,有其男子之所不如,虽欲掩其名,不可得耳。如蜀之花蕊夫子,仅时之李易安,尤显著名者”(4)的看法。所以,我们便从“女性”这一独特的视点去看李清照独辟蹊徑的词,去探究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