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K-MB活力假性增高原因分析及临床意义.ppt

血清CK-MB活力假性增高原因分析及临床意义.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血清CK-MB活力假性增高原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血清CK-MB活力假性增高 原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CK及其同工酶的特点 磷酸肌酸激酶(CK)是由脑型(brain,B)和肌型(muscle,M)两种亚基组成的二聚体,形成三种同工酶:CK-BB、CK-MB、CK-MM。 CK及其同工酶的特点 CK-BB主要存在于脑组织中; CK-MB和CK-MM主要存在于各种肌肉组织中,骨骼肌中98%~99%是CK-MM,1%~2%是CK-MB;心肌中CK含量仅次于骨骼肌和脑,其中约80%是CK-MM,15%~25%是CK-MB,CK-MB在心肌的相对含量为所有组织中最高。 CK-MB测定方法及原理 方法:免疫抑制法。 原理: 1) CK-MM + CK-M抗体 CK-MM被抑制 CK-MB + CK-M抗体 50%CK-MB被抑制 2)无活性的CK-MB 有活性的CK-MB 3)磷酸肌酸 + Mg-ADP 肌酸 + ATP D-葡萄糖 + ATP 葡萄糖-6-磷酸 + ADP 葡萄糖–6-磷酸 + NADP+ G-6-PDH 6-磷酸葡萄糖酸 + NADPH + H+ HK:己糖激酶, G-6-P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N-乙酰半胱氨酸 HK CK-MB CK-MB测定方法及原理 抑制CK-MM、CK-MB中M亚基后,测定B亚基活性, 由于血清中CK-BB含量极少(<5U/L)可忽略不计,测得的B亚基活性乘以2,间接计算出CK-MB的活性。 抗M CK M M CK M B + CK M M CK M B 抗M 抗M 抗M CK-MB假性增高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中常发现CK-MB活性异常升高,其数值甚至超过总CK活性的情况,从逻辑上不好解释,给临床诊断造成困惑。分析其中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CK-MB假性增高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CK-BB升高 某些病理情况下CK-BB活性升高,应用本法测定的CK-MB活性实际上等于2倍CK-BB与实际CK-MB活性之和。导致CK-BB活性升高的疾病有:胃癌,肺癌,绞窄性肠梗阻,急性心肌梗死,各种心血管手术,前列腺癌,肿瘤广泛转移时等;在脑损伤时,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其血清CK-BB也可明显升高。 CK-MB假性增高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巨型CK(M-CK)的出现: 血清中的巨型CK有两种:巨CK1、巨CK2 。此两种巨CK不可被抗CK-M亚基抗体抑制,导致CK-MB活力的假性升高(假阳性)。 CK-MB假性增高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巨CK1: 巨CK1是CK同工酶与血中免疫球蛋白聚合的复合物,多为CK-BB与IgG或IgA的复合物,也有少数为CK-MM与IgG或IgA的复合物,巨CK1在妇女和老年人中发现,多见于风湿、心脏病和肌炎患者。一般认为CK1是良性现象,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无明显关系,发现巨CK1的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及其组分并无明显的改变。甚至有的在明显健康人血中也检出了巨CK1。 CK-MB假性增高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巨CK2: 巨CK2是一种低聚的线粒体CK,又称CK-Mt(mitochonria CK-Mt),存在于细胞线粒体膜上,当线粒体崩解时,线粒体膜的小碎片进入血液,故CK-Mt成低聚状态。它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 可认为是潜在的肿瘤标志物,常见于恶性肿瘤、成人肝病(如肝硬化)及儿童心肌病。 CK-MB假性增高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溶血: 红细胞中不含CK及CK-MB,但红细胞中含有ADK(腺苷酸激酶),此物质能直接参与CK的第二步反应,使NADP+还原至NADPH, 引起CK及CK-MB假阳性结果。一般厂家会在试剂中加人控制剂5-磷酸二腺苷来抑制ADK的干扰,但抑制率仅为90%~95%,对正常标本而言只升高不到5%可视为允许误差,但对极端标本其误差值可超出线性范围。 CK-MB假性增高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溶血:(续) 临床上大部分心梗病人为危重病人,多次反复抽血可造成血管壁破坏,而且大量集中药物治疗,容易引起各种不明原因的标本溶血,特别是儿科的心肌炎患者,其标本微溶血就可导致结果高度误差。 CK-MB假性增高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生理因素: 由于儿童的生理因素,其血清中CK-BB含量可高于成人,因此用免疫抑制法测得的CK-MB活性也就随之增高。如果直接引用成人参考值标准,势必会造成很多假阳性报告。有学者建议,临床对儿童血清CK-MB活性,不要直接引用成人标准,以免造成误诊。 CK-MB假性增高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其它影响因素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认证主体肖**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