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植物快速繁殖和脱毒1上课.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植物快速繁殖和脱毒1上课

变温处理的优点: 35℃使病毒钝化,31℃可提高小苗生活力,这样既提高脱毒率,又能提高成苗率。 热处理的局限性 (1)并非所有的病毒都对热处理敏感。热处理只对等径、线状的病毒和类菌质体起作用。 (2)延长热处理时间,病毒钝化效果好,同时也可能会钝化植物组织中的抗性因子而降低处理效果。 (3)热处理后只有一小部分植株能够存活。 第三节 快速繁殖中茎尖培养脱毒 1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2 无病毒苗的获得 2.1 材料的培养和灭菌 2.2 茎尖剥离 2.3 茎尖培养 2.4 提高脱毒效果 2.4.1 高温处理 2.4.2 低温处理 2.4.3 化学处理 2.4.2 低温处理,亦称冷疗法。 菊花植株在5℃条件下分别处理4个月或7.5个月,没有菊花矮化病毒(CSV)的无病毒苗分别是67%和73%,没有菊花褪绿斑驳病毒(CCMV)的无病毒苗分别是22%和49%,未经处理的茎尖则无脱毒效果。 2.4.3 化学处理,又称化学疗法。 一些化学药品如嘌呤和嘧啶类似物、氨基酸、抗生素处理,可在某种程度上抑制植物体内或离体叶片内病毒的合成,但仍不能使病毒失活。 三氮唑核苷用于防治一系列动物DNA和RNA病毒,对植物也有效。 表7-4 烟草外植体在三氮唑核苷条件下培养脱毒情况 供体中的病毒 三氮唑核苷浓度 (μmol/L) 子代植株数 无病毒植株/% PVY 马铃薯Y病 CMV 黄瓜花叶病毒 TMV 烟草花叶病毒 0 20.5 41.0 205.0 0 20.5 41.0 205.0 0 41.0 205.0 67 52 48 26 58 69 54 37 19 27 12 0 1.9 12.5 100.0 0 21.7 25.9 100.0 0 7.4 83.3 第七章 植物快速繁殖和脱毒 第一节 植物快速繁殖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节 继代培养 第三节 快速繁殖中茎尖培养脱毒 第四节 其他途径脱毒 第五节 脱毒苗的鉴定 第六节 脱毒后防病毒再感染 第四节 其他途径脱毒 1 愈伤组织脱毒 2 珠心胚培养脱毒 3 茎尖微体嫁接脱毒 4 培育抗病毒栽培种 1 愈伤组织脱毒 感染病毒的愈伤组织细胞并非全部含有病毒。 原因:可能因为细胞增殖速度快过病毒复制速度,或者细胞产生变异,获得对病毒感染的抗性,最终表现出脱毒现象。 缺陷:后代变异的几率大;有的愈伤组织不能分化成苗。 2 珠心胚培养脱毒 柑橘类多胚品种中除一个受精胚以外,尚有多个由珠心细胞形成的无性胚,称为珠心胚。 珠心胚与维管束系统无联系,因此由珠心胚产生的植株全部均无病毒。 珠心胚大多是不育的,必须分离培养才能发育成正常的幼苗。 珠心胚培养技术对除去柑橘主要病毒,如引起银屑病、叶脉突出病、柑橘裂皮病、柑橘速度病等的病毒,都十分有效。 3 茎尖微体嫁接脱毒 木本植物茎尖培养难以生根形成植株。 将实生苗砧木培育在培养基上,再从成年无病毒树枝上切取茎尖(0.14~1.0mm),在砧木切断面上进行试管微体嫁接,就可获得无病毒的幼苗。 4 培育抗病毒栽培种 烟草和黄花烟草的杂交种具有TMV抗性 马铃薯栽培种和野生种的杂种后代可抗PVY。 第七章 植物快速繁殖和脱毒 第一节 植物快速繁殖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节 继代培养 第三节 快速繁殖中茎尖培养脱毒 第四节 其他途径脱毒 第五节 脱毒苗的鉴定 第六节 脱毒后防病毒再感染 第五节 脱毒苗的鉴定 鉴定原因: 利用生长点培养无毒苗的成苗率和脱毒率非常低,有时无毒株只占千分之几。 许多病毒具有延迟的恢复期,所以在最初18个月中每隔一定时间仍需进行鉴定。 无病毒植株容易再被感染,因此在繁殖的不同时期仍需重复进行鉴定。 鉴定方法 1 直接测定法 2 指示植物法 3 抗血清鉴定法 4 电子显微镜检查法 1 直接测定法 直接观察植株茎叶有无某种病毒引起的可见症状。 缺点:寄主植物感染病毒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出现症状,有的并不能使寄主植物出现可见症状,因此需要更敏感的测定方法。 2 指示植物法 利用病毒在其他植物上出现症状的特征,作为鉴别种类的标准。 这种专用以产生症状的寄主即为指示植物,又称鉴定寄主。 方法:接种时取待测植物的幼叶,加少量水及等量0.1mol/L磷酸缓冲液(pH 7.0),磨成匀浆,吸取少量浆液揩抹在指示植物叶片上涂有500~600目金刚砂 ,轻轻磨擦使浆液能侵入叶片表皮细胞但又不损伤叶片。5分钟后用水冲洗叶面。 将被接种的指示植物置于有防蚜虫网罩的温室内,15~25℃,数天至几周后,指示植物即出现可见的症状。 表7-5 几种马铃薯病毒种类的症状 种 类 症 状 鉴定寄主 马铃薯X病毒,PVX 脉间花叶 千日红、曼陀罗、辣椒、番茄、心叶烟 马铃薯S病毒,PVS 叶脉深陷粗缩 苋色藜、千日红、光曼陀罗、昆诺阿藜 马铃薯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