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饰】后扰流板作业指导书-0818要点.doc

【外饰】后扰流板作业指导书-0818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扰流板设计作业指导书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发布日期:年 月 日 实施日期:年 月 日 前 言 为使五中心现有后扰流板的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后扰流板的设计要求,结合五中心已有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后扰流板设计作业指导书。旨在对五中心设计人员在后扰流板设计起到指导设计的作用,让负责后扰流板的员工有所依据,在设计过程中少走些弯路,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本标准于2011年 月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 研究院第五中心 提出。 本标准由 技术标准分院 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目 录 1. 后扰流板概述 4 1.1 概述 4 1.2 构成 4 2. 后扰流板设计流程 5 3. 后扰流板设计过程 6 3.1 设计构想 6 3.2 主断面设计: 10 3.3 结构设计: 11 3.3.1 外观几何品质基准书: 11 3.3.2 光顺外表面: 12 3.3.3 相关周边件: 12 3.3.4 数模设计: 13 3.4 DMU校核: 13 3.4.1 相关件: 13 3.4.2 DMU装配分析: 14 3.4.3 运动校核: 14 3.5 输出内容: 15 后扰流板概述 概述 后扰流板是装于车身尾部的外观件,俗称 “尾翼”。现有项目后扰流板成型工艺为ABS吹塑成型。如图1所示: 图1 构成 后扰流板主要构成如图2所示: 图2 装饰盖、海绵条、海绵垫圈、垫片和扰流板本体整体供货。 后扰流板设计流程 后扰流板设计流程图如下: 后扰流板设计过程 设计构想 设计构想是针对正向设计零部件而言,是为了正向设计零件在设计之初就能充分考虑零部件结构。后扰流板设计构想主要考虑新造型安装结构。为了保证设计的可靠性,设计的每个结构都应该有设计来源。下面将以KZ16为例介绍后扰流板设计构想。 后扰流板设计构想: 扰流板本体设计构想:扰流板定位、安装,参考现代IX35设计,如图3所示: 共6个安装点,5个限位凸点:其中2、4、5为卡扣卡接,1、3、6个螺栓螺接;2,5为辅助定位(Y向放开),4为辅助定位(Z向放开),1、3、6为安装孔;7~11为限位凸点 图3 辅助定位断面图,如图4所示: 图4 螺栓安装断面图。如图5所示: 图5 定位凸点断面图,如图6所示: 图6 辅助定位嵌件销轴线方向应该设计成一致,便于扰流板装配,如图7所示: 图7 高位制动灯安装、定位:高位制动灯位置由总布置专业提供,如图8所示: 共两个安装点,周圈小肋限位,1、2为螺钉(Q2300612)安装。 图8 后扰流板和后喷嘴关系: 后扰流板和喷嘴设计最小间隙应为2.5mm以上。后扰流板型面不能阻挡喷嘴喷出的洗涤液,如图1所示。喷嘴布置位置及喷嘴喷出洗涤液范围应由总布置专业提供。如图9所示: 图9 另外在本体两端不影响外观的部位设计有排液孔,孔直径大小4mm左右,如图10所示: 图10 根据《正向设计零件的设计构想及审核规定》中要求,需列出后扰流板正向设计零件关注度A/B/C类零件分类清单,便于讨论和审核。如表1所示。 序号 类别 零部件编号 零部件名称 正向设计原因 备注 1 B 5614010XKZ16A 导流板 重新造型 表1 KZ16后扰流板正向设计件分类清单 主断面设计: 主断面是结构设计的指导性文件,是工程可行性分析和设计构想一种体现。主要反映该部位各零部件的布置情况、装配关系、分块定义,分缝处间隙、断差及圆角定义。 后扰流板处的主断面,如图11所示,主要包括: 和顶盖外板关系; 和后背门总成关系; 和雾灯的关系; 和后背门玻璃的关系。 图11主断面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输入条件: 外观几何品质基准书(具体格式见《XX项目-车身外观几何品质基准书》)中定义的分缝处间隙、断差值。其也是A面制作的输入条件; 光顺外表面(A面); 相关周边件; 设计构想。 外观几何品质基准书: 外观品质基准书定义的分缝位置。定义的间隙、断差值,如表2所示。 图12 部位 间隙值(mm) ) 油漆前 油漆后 油漆前 油漆后 1 顶盖与扰流板 7.5 7.5 0 0 顶盖 高位制动灯与扰流板 1.15 1.0 0.85 1 扰流板 2 侧围与扰流板 5.3 5 -2.5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